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小血管疾病:老年人认知和情绪障碍的祸根

(2023-04-30 19:30:52)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脑梗死

老年痴呆

脑白质病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脑小血管疾病:老年人认知和情绪障碍的祸根

脑小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认知和情绪障碍的发病原因 

导语:脑白质病(CADASIL)是一种最常见、最著名的单基因小血管病变。脑血管病(SVD)是导致老年人中风、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除与年龄和高血压有关的常见发散类型外,少数SVD只有一个病因,其中最常见且最著名的是皮质下梗塞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动脉病。

一、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偏头痛

典型的脑白质病症状包括:中风复发,偏头痛和精神疾病先兆性认知障碍。小血管损伤,特别是脑部血管损伤,可引起这些症状。特定的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在受影响的个人之间,甚至在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发生显著的变化。

1.偏头痛通常是该病的早期症状

偏头痛是这一疾病的早期特征,虽然亚洲人患偏头痛的几率很低,但大约55-75%的白人报告有这种症状。病程多变,一般在30岁左右。近期有关378例脑白质病患者偏头痛的流行情况及特征的文章显示,54.5%的偏头痛史者和84%的有先兆的偏头痛者。女性MA患者占总患者的62.4%,其发病时间比男性患者早。有59.3%的MA患者有非典型的先兆,如视觉异常,胃肠症状,构音障碍,紊乱,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及其他不常见症状,19.7%的患者有正弦偏头痛。

2.有症状者中2-41%首次出现MA

临床表现中41%有MA症状,12.1%有孤立症状,均为首发症状。在脑白质病中,增加光环发生率的病理生理原因尚不清楚;其可能机制之一是增加了皮质扩散性抑郁的易感性。偏头痛还可能与脑干区域有关。另外,NOTCH3突变本身也可能是MA易感基因。10%的脑白质病患者患有急性脑病,其中大部分为头号症状,平均发病年龄42岁。特别是对无脑白质病的患者,常被误诊为脑炎。常为偏头痛发作,包括头晕、意识减退、癫痫、皮质醇症状。

3.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

脑白质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但也有精神病性症状(20-41%)。冷漠和严重抑郁是脑白质病常见的症状。与此同时,双相情感障碍与情绪化尿失禁在患者中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负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它心理症状,如精神紊乱,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毒瘾和药物滥用较少。虽然脑白质病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像其他脑血管疾病一样,脑白质病可能依赖皮层下回路的损伤,从而导致脑白质病将情感障碍视为“血管抑郁”。

4.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可达四分之一

1/4的患有先兆偏头痛(即伴随着神经症状的偏头痛)的患者称其头痛频率变化很大,从每周两次到每3-4年一次。幻觉的症状依次为视觉,感觉,失语或运动。视网膜光环以多种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闪烁暗点,较少出现视网膜模糊或侧偏盲。偏头痛发作时出现的先兆言语障碍一般可归纳为表达困难、语言流利度下降。

二、NOTCH3基因突变

1.脑白质病是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

NOTCH3基因突变可引起脑白质病。该NOTCH3基因向机体发出指令,使其成为Notch3受体蛋白,正常功能和维持血管平滑肌生存的细胞。变异的NOTCH3会导致机体产生不正常的蛋白质,破坏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和存活,导致这些细胞自我毁灭。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缺失会引起血管损伤,从而产生脑白质病特征。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根据症状不同,治疗方法只是辅助治疗。

由于NOTCH3基因的突变,大部分患有脑白质病的人都会长期卧床不起,进而发展为痴呆。由于肺疾病和心脏病,脑白质病患者的寿命也较短。对于吸烟、患有高血压或其他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控制任何血管风险因素都是脑白质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2.脑血管损伤是脑白质病最常见的症状

脑血管损伤是脑白质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脑血管损伤,包括:中风、认知障碍、偏头痛和先兆精神疾病。其表现为:年复一年的缺血性卒中(缺血的短暂发作),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如不能行走或尿失禁。卒中样发作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6岁,有症状的人中约85%出现过短暂的缺血发作和卒中。大约75%的患者患有进行性认知衰退痴呆,其中包括严重的推理和记忆障碍。常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是人生第三个十年的最初症状。大约30%的脑白质病患者患有情感障碍(冷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3.该疾病最初是在欧洲被发现的

结语:脑白质病的症状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通常是从成年开始,但是也会在老年出现。临床上有很大的范围,包括复杂的偏头痛发作,突出的头晕,急性混乱状态或昏迷,腔隙性卒中,以及纯粹的精神或认知症状。也有研究认为不同脑区的缺血事件可能累及视神经视网膜。另外,几乎没有关于肌病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报道,第一个可能与线粒体的功能紊乱有关,但这些发现可能是巧合。典型和非典型表型在表格中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