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疼痛: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血管疾病!

标签:
下肢疼痛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下肢疼痛: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血管疾病!
通常,下肢疼痛是由骨关节、软组织及神经病变所导致。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下肢疼痛与血管病变有关。
1.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这类疾病往往是由于心脏或者主动脉瘤体内的栓子脱落,造成下肢动脉堵塞导致的急性缺血。疼痛往往发生在单侧下肢、发病突然,疼痛持续。如果下肢缺血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下肢缺血性坏死。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作或中风家族史的人患 PAD
的风险大。如果经历步行y一段距离后出现腿痛的症状,经休息数分钟后又能缓解,则可能是慢性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以出现“静息通”,即夜间因为足部或小腿的持续性疼痛而不得不坐位来缓解。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往往发生在长期重度吸烟的中年男性。其临床表现与上述的动脉硬化闭塞一样,呈现缺血性疼痛特点。
4.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VI):由于下肢静脉瓣膜病变或者慢性血栓引起的静脉高压,可以导致下肢的慢性胀痛、沉重感,特点是往往伴有静脉曲张、疼痛往往在长时间站立、坐位或午后加重,抬高下肢或夜间平卧反而会缓解。
5.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静脉血栓早期往往只表现为小腿肌肉酸疼。但随着血栓的蔓延,整条下肢可以伴有肿胀。
6.腘动脉陷迫综合症: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主要症状为运动时小腿后部疼痛或痉挛,休息后可消失。症状通常影响其他方面健康的
40 岁以下年轻人群。
7.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皮下可触及条索状或硬块。这是浅静脉血栓形成后引发的无菌性炎症所致。
前一篇:硝酸甘油会掩盖哪些病症?
后一篇:如何辨别5种脑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