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降压药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2022-12-01 07:52:08)
标签:
高血压心脏病降压药沙坦类药健康 |
分类: 临床用药 |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可引起心肌细胞结构和代谢的异常变化,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左室重量指数(LVMI)在预测LVH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的2018年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降压治疗可以逆转LVH,表现为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美国高血压专家共识指出,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一般用于LVH的高血压患者。
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能否逆转LVH以及用降压药治疗后逆转LVH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这也给临床决策者带来很大困惑。此外,单一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传统的荟萃分析不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同时,由于缺乏不同降压药之间的直接比较,无法评价不同降压药在逆转LVH方面的优劣。
发表在J Clin
Hypertens杂志的一项荟萃分析,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比较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在逆转高血压患者LVH中的疗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49项研究,涉及5402名高血压患者,随访时间从3个月到24个月不等,平均为7个月。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5(46-67)岁,61%的患者为男性。在这些RCTs中,1332名患者(26.25%)被分配到ACEI;1040名(20.50%)分配到ARB;967名(19.06%)分配到β受体阻断剂;970名(19.12%)分配到钙通道阻断剂(CCB);765名(15.08%)被随机分配到利尿剂。
ARB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已取到诸多临床证据,并在国内外指南中推荐为一线降压药。ACEI和ARB降压疗效相当,但与ACEI相比,ARB副作用更少。ARB类药物的品种繁多,常以沙坦命名,目前沙坦类药物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和阿利沙坦,这7种沙坦类药物均可安全有效的降压。
研究发现,ARB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LVH,其效果优于CCB(MD-4.07,95%CI-8.03至-0.24)和BB(MD-4.57,95%CI-8.07至-1.12)。ACEI的效果较差,而ARB对降低LVMI的效果更好(MD-3.72,95%CI-7.52至-0.11)。各项干预措施的累积排名显示,在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中,使用ARB更有效(97%)。
总之,该荟萃分析显示,β受体阻断剂和CCB逆转LVH的效果不如AR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的配对分析显示,ACEI降低LVMI的效果不如ARB。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和更长期的随访,以分析ARB在降低LVMI方面的疗效。
前一篇:如何防治“糖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