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心脏病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公认危险因素,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一般认为,坏胆固醇越低越好,但实际上,控制水平需要因人而异。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坏胆固醇应控制在3.4毫摩尔/升以下。鉴于坏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不同人群的控制水平也不同,要进行危险分层。
1.低危人群:没有冠心病、短暂脑缺血、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吸烟、肥胖、好胆固醇低、家族中有人在40岁前发生心梗或脑梗)不超过3项的人,属于“低危险人群”,其坏胆固醇应控制在4.01毫摩尔/升以下。
2.中危人群:患有高血压(但无冠心病、短暂脑缺血、糖尿病),并有1项上述其他危险因素,或虽无高血压,但同时具有3项以上“其他危险因素”者,为“中危险人群”,坏胆固醇应控制在3毫摩尔/升以下。
3.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短暂脑缺血、糖尿病、主动脉瘤及慢性肾病之一,或患有高血压且合并3项以上“其他危险因素”者,为“高危险人群”,坏胆固醇应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
4.及高危人群:曾患过急性心梗、脑梗,或频发心绞痛,或患有冠心病、脑缺血、“小中风”且合并糖尿病者,10年内将有1/3至半数发生(再发)急性心梗或脑中风的风险,属于“极高危险人群”,坏胆固醇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要想将坏胆固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生活中建议大家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杂粮、豆类等。合理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每年定期体检,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一次空腹血脂;具有危险因素者,如男性超过45岁、女性绝经后、吸烟、肥胖、有家族史者,应每半年到1年检测一次;缺血性心血管病等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一次血脂。一旦发现坏胆固醇超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
阅读延伸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的范围在3.12mmol/L以下;当低密度脂蛋白数值为3.10-4.13mmol/L(120-159mg/dL)时,为边缘升高范围;当检查数值超过4.16mmol/L(160mg/dL)时,为升高范围。
由于每个医院采用的试剂及方法会有所不同,所检查结果的参考范围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需要依据就诊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准。
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的载脂蛋白,因此总胆固醇的水平,会受到低密度脂蛋白的绝对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持续性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能够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的因素很多,如: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熬夜、酗酒等。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患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搭配饮食,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必要时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使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前一篇:这五种高血压必须调药
后一篇:心房疾病相关的痴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