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房纤颤心脏病脑卒中高脂血症健康 |
分类: 女性保健 |
Europace杂志发表述评文章称,与男性相比,女性房颤患者症状更严重,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更高,后果也较严重。
文章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上升。≥75岁房颤患者中,近三分之二是女性。
与男性房颤患者不同,女性房颤往往存在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衰、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瓣膜性心脏病、肾功能受损和肥胖等因素。女性的心房有效不应期和房室传导中也存在雌激素依赖性差异。
作者称,鉴于性激素和激素替代疗法对心室复极有影响,在处方和监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
老年女性,尤其是体重较轻、肾功能减退的女性,复极储备较低,因此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女性若房颤病史较长,则心房纤维化更广泛,并且更有可能表现出非肺静脉触发因素。
年轻女性中房颤发生率有所增加。在年轻女性中,可能由性激素的自然波动决导致的阵发性室上速会发展为房颤。
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和大规模注册研究报告,与男性相比,女性房颤的症状更严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更大。
在对其他主要因素进行调整后,女性房颤的中风风险是男性的2~4.5倍,女性房颤相关中风导致致残或致命性后果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
即使接受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女性房颤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比男性高15%,服用华法林的女性房颤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风险高28%~54%。
文章分析,女性患者症状更严重,部分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或无法耐受更高剂量的药物,导致心室率更快、更难有效控制,因此,在大多数女性患者中,控制心率是一种主要的治疗策略。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管理指南建议,有症状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女性房颤患者应及时接受心律控制治疗,包括房颤导管消融。
当前,在房颤药物治疗及其相关方面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女性的代表性往往不足。作者建议,基于性别差异,应开展更多纳入女性房颤研究,寻找女性房颤患者更多特异性的干预措施。
前一篇:近三成房颤患者有脑微出血!
后一篇:“心门”用久了,为什么容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