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于其心身健康危害极大,因此,老年人一定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当心脑血管病发作时,是会有一定的前期症状。了解心脑血管病的征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老年人走路出现3个变化,提示心血管病
足部腿部位于远心端、肢体末梢,当心脑血管出现问题时,足部会最先感知并出现症状表现。当老年人走路出现以下改变时,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1.脚尖先着地
正常的走路步态是脚掌发力,脚跟先着地。中风患者由于脑梗阻压迫神经,导致足部、小腿以及大腿肌肉的灵敏度下降,会出现走路时脚尖先着地、走路不稳的表现。
2.间歇性跛行
跛行并不一定都是骨关节疾病,当排除骨关节疾病后仍然有跛行,且跛行呈现出走路一段时间后出现,休息后消失时,就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后,下肢的血流状况变差,腿部肌肉以及神经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就容易出现肌肉萎缩以及神经灵敏度降低。病情持续进展,当肌肉与神经协调性降低且无法支撑人体的正常行走时,就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3.醉酒步态
走路像喝醉了一样,不能直线行走而且容易摔跤,为了维持平衡通常会步速较快。小脑的主要作用是运动调节,走路呈现醉酒步态,说明小脑的平衡出现问题。老年人突然出现醉酒步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脑中风压迫脑神经导致,另一种是小脑萎缩导致。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宜早治疗
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脑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有很多老年人都是在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胸痛、胸闷、头痛、头晕等时才就诊。而这个时候,病情往往就非常严重,甚至出现心梗、脑梗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治疗成本,而且疗效往往并不理想,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差的不良影响。病情严重的老年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自身乃至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
慢性病具有隐匿且进展缓慢的特点,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将疾病控制住,避免病情持续加重,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留意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病信号,早发现早治疗就极为重要。
后一篇:这5种胸痛跟心肌缺血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