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还常常相伴而行,使得CVD疾病风险明显升高。那么,如何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进行管理?在今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上,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金秀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仅降压达标,CVD风险不会降低
林金秀教授指出,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控制正常,但如果不控制血脂、血糖、肥胖、吸烟等不良危险因素,CVD风险仍然很高。
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血压正常患者,接受多药联合降压的高血压患者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风险仍显著增加,且事件发生率与最终血压值和血压降低值无关。
基于此,林金秀教授提出: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综合风险的评估并分层;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血脂异常
。
提高降压、降脂治疗依从性,更多获益!
CONSIDER和China-Reality研究分别显示:我国81.1%的门诊高血压患者至少合并一种血脂异常;我国52%的门诊血脂异常患者合并高血压。
林锦秀教授指出:临床上很多做了支架或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降脂治疗的依从性仍然很差,主要是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获益的前提。
相比于依从降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不依从患者4年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发生率增加18%;4年全因死亡率增加30%;4年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1%。
因此,临床工作者以及高血压患者本身,都应该重视血压、血脂的双重管理,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降压联合降胆固醇,心血管获益1+1>2
林金秀教授提到,降压和降脂通常需要患者同时服用两种药,如果将降压和降脂药物合二为一,两片药变成一片药,患者的依从性可能会更好,心血管获益1+1>2!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建议
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低中危患者,当严格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血脂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者,则考虑药物降脂治疗。
对ASCVD风险中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他汀治疗,采用中等强度他门类治疗(,
A),必要时采用联合降胆固醇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1种代谢性危险因素,或伴靶器官损害,应使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包括心、脑、肾、血管等)应使用他汀类作为二级预防。
降压药与其他心血管治疗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有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
+他汀等,其使用应基于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或临床疾病。
与随机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单片复方制剂(SPC)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
注:危险因素定义参照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包括:吸烟,低HDL-C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2.2019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建议
ASCVD患者:LDL-C<1.8mmol/L;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2个危险因素:LDL-C<2.6mmol/L;
高血压合并1个危险因素:LDL-C<3.4mmol/L。
(2)治疗建议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存在较高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优先推荐CCB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尤其是长效制药物。
对于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LDL-C仍超过目标值的高血压患者和风险高危或极高危的患者立即启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一般首选有循证证据的中等强度他汀类。
具有降压和降胆固醇作用的SPC适用于大多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降脂治疗,并可以使大多数患者LDL-C达标。SPC有助于减少给药数量,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给药后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联合其他降压或调脂药物以获得血压、血脂双重达标
。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ASCVD)危险分层进行他汀降脂干预,降压与降脂SPC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总结
会议的最后,林金秀教授总结道:“血压与血脂双达标有利于减少高血压患者CVD风险,生活方式干预后LDL-C仍未达标的高危或极高危(高血压+≥2个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他汀类药降脂治疗”
前一篇:左右手臂血压不一样,以哪个为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