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血压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高血脂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腔隙性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群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是一种疾病,也不需要用药去“疏通”,只有查明危险因素之后,才能决定是否用药。
1.不需要过度担心腔隙性脑梗塞
其实很多人是被腔隙性脑梗塞的后三个字“脑梗塞”吓到了,但腔隙性脑梗塞(腔梗)没有那么严重,与真正的脑梗塞是有区别的。腔梗是大脑深处的小动脉血管发生了闭塞,造成了几毫米大小的梗塞区域。梗塞区域的脑组织会液化、被身体吸收,最终会残留下极小的空隙。
还有一种说法是,随着年龄衰老,人体的脑组织与血管逐渐萎缩,之间的缝隙增加,在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这就是一种影像学上的描述,而不是真正的疾病。
2.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没有症状
很多人所担心的是,有了腔梗,会不会造成偏瘫?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腔梗是没有症状的,不会造成偏瘫。
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腔梗发生率超过半数,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腔梗的人才是极少数,但大多数人发生腔梗时都没有感觉,只是在做体检,或是其他检查的时候,才偶然发现自己的大脑中有腔梗病灶。
这是因为大多数腔梗发生在非功能区,不会造成影响。少数发生在功能区的腔梗,才可能出现轻微的头晕、记忆力减退、轻度肢体无力感等症状,但症状是一过性的,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3.真正需要提防的是脑梗塞
只有发生了严重的脑梗塞,大脑中的动脉发生了堵塞,造成较大范围的功能区梗塞,才有可能造成肢体活动障碍,导致偏瘫。但脑梗塞也不会无缘无故发生,需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等疾病,才有可能造成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相关;房颤则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心脏病相关。而这些危险因素与心脏病,只要用药治疗,控制病情,就可以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4.腔隙性脑梗塞需要用药吗?
很多人关心的是,发现了腔隙性脑梗塞要不要用药疏通血管?华子说,是否需要用药,要看危险因素有哪些,判断出现脑梗塞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有“三高”、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脏疾病,就需要用药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腔梗,而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只需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好,不需要用药。
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用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以后发生严重的脑梗塞,而不是去“疏通”已经梗塞的脑血管。因为大脑细胞十分脆弱,发生梗塞后,6分钟之内就会死亡,而且一旦死亡,就无法再生。
影像检查所看到的腔梗,是脑细胞死亡之后,被分解吸收留下的“空洞”。其中已经失去了细胞和血管结构,没有“疏通”的意义。腔梗所用的药物,是在“亡羊补牢”,预防以后发生严重的脑梗塞。
总结一下,腔隙性脑梗塞与脑梗塞不一样,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通常没有症状,也不会造成偏瘫。我们需要小心提防的是严重的脑梗死,有“三高”、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只有腔梗而没有其他危险因素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好,不必用药。
阅读延伸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
虽然腔隙性脑梗塞不会引起偏瘫,但根据腔梗不同部位可以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需引起重视。
1.眩晕耳鸣:腔隙性脑梗塞发生以后,如果孩子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抽搐就会使患者出现眩晕耳鸣并发症。眩晕耳鸣主要是由于腔隙性脑梗塞,导致脑桥发生病理性该病所造成的,建议患者应该要积极的控制原发病。
2.眼科疾病:在临床上,一些久治不愈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有复视、视野变窄,视力缺失等眼科疾病。一旦患者甚至还会同时伴有不能说话、语义不清等一些语言障碍。
3.活动障碍: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在患病期间,还会发生有活动功能障碍,其中以手部活动障碍最为明显。患有腔隙性脑梗塞以后,一些患者的手部常常还会出现活动障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有刺痛、僵硬、麻木感等。
腔隙性脑梗塞虽然属于一种比较轻微的脑梗塞疾病类型,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方法不得当,往往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以上这些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建议患者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就医治疗。
前一篇:每天久坐8小时,中风风险高7倍
后一篇:预防脑梗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