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纪大了,血糖高点别紧张

(2021-10-29 11:32:15)
标签:

糖尿病

高血脂

老年人降糖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

健康

分类: 糖尿病防治
年纪大了,血糖高点别紧张

无糖尿病史的老年人,偶尔测血糖时可能会发现数值比年轻时高了一些,有些甚至高出了正常水平,便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年纪大了,血糖高点不用太紧张。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曾对3000多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71~90岁、处于糖尿病前期的老人,仅不到10%在6.5年的随访中进展为糖尿病,相比之下,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更常见。也就是说,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未来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低。这种“血糖轻度升高”更可能是一种年龄相关性变化,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各项机能逐渐衰老,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也会减弱,从而导致调控血糖的功能下降,引发机体血糖升高。

对血糖偏高的老年人进行药物等干预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健康益处,甚至可能产生有害影响,比如过度诊断、焦虑以及低血糖引起的老年痴呆等。此外,强化降糖导致低血糖的危害可能大于血糖偏高的风险。对于身体虚弱且预期寿命有限的人群而言,糖尿病前期无关紧要,几乎可以忽略;即使对大多数健康老年人来说,糖尿病前期也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而是控制其他慢病。

不同情况的老年人,即使确诊了糖尿病,血糖“正常”“达标”的控制目标会有所不同。

对于健康、预期寿命较长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5%,空腹或餐前血糖达到5.0~7.2毫摩尔/升,睡前血糖在5.0~8.3毫摩尔/升之间即可。比如不到70岁的糖友,如果治疗效果好可有20年的预期寿命,控糖标准需要相对严格。但对于健康状况复杂或较差、预期寿命有限、治疗获益不确定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可放宽至8.5%,其余两项也放宽至5.6~10.0毫摩尔/升、6.1~11.1毫摩尔/升。比如高龄人群或肿瘤晚期患者,控制目标以不发生高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