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超半数心梗患者发病时并非高危人群

(2021-09-27 11:35:31)
标签:

心脏病

高血压

心肌梗塞

高血脂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我国超半数心梗患者发病时并非高危人群

一般认为,发生心梗的人,往往危险评分为高危。但阜外医院张旻、杨跃进、高晓津等发表的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最新分析却发现,我国超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时为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评分低中危人群。

研究共纳入了30 952例急性心梗患者。其中38.6%为 ASCVD 低危人群,17.3%为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分别占 25.8%和18.3%。而在<55岁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将近半数(47%)为低危。

研究者表示,当前指南对于低、中危患者,主要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无需服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因此这部分患者预防措施十分有限。

研究者认为,有如此大比例患者在指南中被划分为低危或中危,但仍然发生了急性心梗,这说明,现行指南在心梗一级预防方面有局限性。尤其对于年轻人群,即使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少,也应重点关注、密切随访,同时应积极干预青年肥胖、吸烟及饮酒情况。

此外,这些年轻患者中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也较高,但是国内相关指南暂未将这一因素纳入ASCVD 风险评估体系。
我国超半数心梗患者发病时并非高危人群
图1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分层

研究还发现,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使用他汀进行一级、二级预防的比例均较低。

按照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在7990例发病前属于高危人群的心梗患者中,仅有5.7%在应用他汀。

在5652例极高危患者中,也仅16.4%在应用他汀进行二级预防,LDL-C达标率仅18.3%。

对于这部分人群,研究者认为,服药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相关知识缺乏、对疾病重视程度不足、过分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经济负担增加等有关。

该研究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提供的风险分层流程,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既往已诊断ASCVD的患者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其余患者根据LDL-C、总胆固醇、糖尿病、年龄、高血压、体重指数、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0年ASCVD发病风险<5%、5%~9%、≥10%分别定义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