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降压药的目的不仅是降压

(2021-08-30 17:02:10)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高血脂

脑卒中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降压药的目的不仅是降压

高血压是一种隐匿性非常强的疾病,很多有高血压的人,在自己出现了心力衰竭、脑梗塞、尿毒症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用药有问题。所以正确理解医生的用药意图,遵从医嘱服药非常重要。

1.降压药的目的不仅是降压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因为人体血管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很强,有很多血压达到180mmHg,甚至200mmHg的人,都没有明显感觉。高血压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会造成器官损伤。如果把高血压当作一把“枪”,那么心脏、大脑、肾脏、眼睛、血管等器官就是它的“靶子”,这些器官也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

控制血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靶器官不受高血压的伤害。高血压对靶器官的伤害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伤害未曾发生,或是伤害较小的时候,选择降压药的目的只是为了降压。但是当器官伤害已经发生后,选择降压药时就要考虑对器官的保护作用了。

2.降压药的器官保护作用

比如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严重影响心脏的供血。这时用洛尔类降压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心脏的兴奋性,降低心率,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心脏的耗氧量,避免发生心绞痛,对心脏进行保护。
如果有肾脏损伤,则优先选择普利类降压药或是沙坦类降压药。因为两者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加肾脏血流量,对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合并心力衰竭有水钠潴留的症状,则要选用利尿类降压药,通过利尿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通过排钠、排水,缩减血容量,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脏。

如果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则要尽量保持普利类药物在治疗方案中。因为普利类药物不仅可以抑制RAAS,同时还可以影响缓激肽系统,升高人体缓激肽水平,通过对“双系统”的影响,抑制心肌重构,对心脏产生双重保护。

3.器官保护比不良反应更重要

有病人反应降压药的副作用大,比如说地平类药物会引起脚踝水肿、牙龈增生;沙坦类药物会引起肌肉酸痛;普利类药物会引起干咳;洛尔类药物引起乏力;利尿药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等,能不能停用或是换药?

答案是,只要不良反应可以忍受,就尽量坚持服药。受科技水平所限,现在还没有只会发挥药效,不会出现副作用的药物。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人,降压药物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更重要。只有在出现严重的,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才考虑更换药物或是停药。

所以说,有些人在血压不高的时候,或是服用降压药时出现了轻度的不良反应,医生仍然会建议继续服用降压药,就是为了让药物发挥更好地保护作用,减少靶器官损害。有高血压的人在使用降压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遵从医嘱,保持规律服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