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病高血脂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美国一项研究提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大多数心梗复发( 再梗)发生在出院后
2周内,出院后前2天复发的风险最高。
研究发现,冠脉支架相关事件是再梗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了6626
例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90天内,168例患者再梗。患者平均年龄(65.1±13.1)岁,37%为女性。
研究发现,与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相比,药物治疗患者在90 天内再梗的风险较高。
研究还发现,再梗患者中支架相关事件最常见,支架血栓形成占17%
,12%的患者为原狭窄病变进展,10%为新发血管狭窄。
再梗患者1 年、3年和5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0%、44%和49%,无再梗患者全因死亡率22%。
研究者表示,积极的危险因素管理、药物依从性和院内至院外有效的衔接可改善心梗患者的预后。
阅读延伸
急性心梗患者康复期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冠心病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转危为安,但是出院后必须坚持服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调养,以免发生再梗死。
1.保持情绪开朗。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培养豁达、平和的态度,遇事不急不躁,劳逸适度,避免因情绪激动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缺血。
2.外出带药保平安。冠心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以及有亲属联系电话!
3.适度运动勿过劳。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不能操之过急。一般出院后休息2至3个月才能开始锻炼,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适为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感到累、胸闷或每分钟脉搏超过110次时,患者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
4.定期查“四血”指标。所谓“四血”指的是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这四个因素超标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因而必须重视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原发病的治疗,并应定期复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和血黏度,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5.防止便秘。便秘将引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应多吃蔬菜素食,保持大便通畅。可进行腹部按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已有便秘的要及时服用缓泻剂,保持每1~2天排一次大便。
6.戒烟限酒。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大增加,可能是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此外,饮食应坚持低糖、低脂肪的原则。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鸡蛋黄、各种动物内脏等,不要吃得过饱。
7.定期复查勿麻痹。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因为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再梗死发生死亡的人数占心肌梗死总人数的80%,可见后期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患者应加强警惕,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和复查。一旦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出冷汗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后一篇:冠心病患者需注意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