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出现越晚,患者的长期预后越差!

(2021-04-26 08:21:30)
标签: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梗预后

心电图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出现越晚,患者的长期预后越差!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

迄今为止,关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实践和晚期症状(症状发作12至48小时)的预后的实际数据有限。

本研究旨在调查在当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代STEMI晚期患者的真实特征。

研究人员从韩国急性心肌梗死登记处-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库的13707名患者中,筛选出了5826位在2011年至2015年症状发作48小时内被确诊为STEMI的患者,并根据症状发作时间将其分为晚期(症状发作后12至48小时确诊为STEMI; n=624)或早期(<12小时; n=5202)。主要终点是180天和3年时的全因死亡率。

早期和晚期STEMI患者的累积死亡率

晚期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明显比早期STEMI患者的差(180天死亡率:10.7% vs 6.8%;3年死亡率:16.2% vs 10.6%;p均<0.001)。但是,症状发作12小时后才出现ST段抬高与STEMI后死亡率增加并无相关性。

不同症状窗口期患者的干预和死亡率情况

与第一症状窗口期(<12h)相比,第二窗口期(12-24h)进行侵入性干预治疗的数量急剧减少(无初始PCI治疗率从4.9%增加至12.4%;无PCI干预率从2.3%增加至了6.6%;p均<0.001)。第二窗口期才进行干预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第一窗口期就进行干预的患者的急剧增加(180天死亡率从6.8%增加至11.2%;3年死亡率从10.6%增加至了17.3%;p均<0.05)。

综上所述,该全国性的前瞻性研究表明,STEMI后ST段抬高表现出现早或较晚的患者接受侵入性干预治疗和死亡率呈非常明显的反比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