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脏病心力衰竭利尿剂呋塞米健康 |
分类: 临床用药 |
在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20%,但在心衰患者中,尿钠和水的排出都下降。因此,对于心衰患者,常常需要长期使用低剂量袢利尿剂,如速尿和托拉塞米等。但在心衰中最常用的药物中,利尿剂相关的证据反而较少。比如,有的时候,医生会建议隔一天吃一次利尿剂,但这种用法合适吗?
一项研究则发现,若第二天不吃利尿剂,尿钠和尿量会明显减少,提示对利尿剂依赖的心衰患者,要坚持服用袢利尿剂。研究发现,吃袢利尿剂的当天,尿钠排泄量为24小时129.9
mmol/24h,尿量为24小时1650 ml。在吃袢利尿剂最初6 h内,尿钠和尿量最高,钠尿排泄量为9.4
mmol/h,尿量为117 ml /h。但之后尿钠排泄量和尿量下降,其他时间钠尿排泄量为2.6 mmol/h,尿量55
ml/h。晚上2.2 mmol/h和44
ml/h。但如果第二天不吃袢利尿剂,与前一天相比,尿钠排泄量减少50%,尿量减少31%。
研究入选了40例每日吃40~80
mg速尿的心衰患者,第一天服用利尿剂,第二天停用。并收集了2天的尿液。另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如果间隔一天使用利尿剂后,出现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提示有容量超负荷的情况,应考虑每日使用利尿剂。
阅读延伸
服用利尿药注意些什么?
1.服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补钾:中、强效利尿剂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症,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长期应用中、强效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
2.利尿剂能干扰糖、脂、尿酸的代谢: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病人应禁用或慎用;严重肝病合并腹水患者应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可使血尿素氮增高,加重肾功能不全,所以严重肾功能不良者应禁用。此外,长期应用弱利尿剂可致高血钾症,所以高血钾者应禁用。
3.急性腹泻者不能使用:由于腹泻会使体内液体丢失、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而服利尿剂后血液浓缩加重,血黏度会更高,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中风、心肌梗死等。
4.不宜睡前服用:利尿药口服后1~2小时开始发挥疗效,6~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16~18小时,早晨服药后患者白天的尿量增加,方便排泄,而到夜间药效渐渐消失,有利于患者睡眠。
5.不宜喝酒时服用:利尿药主要通过排尿来发挥药物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如果饮酒,酒精能够扩张血管,可暂时性增强降压作用,同时由于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反应,容易使人摔倒,进而引发脑血管意外。
6.不宜长时间服用:由于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出,如果服用利尿剂时间过长、用量过大,会造成失水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也有可能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因此,利尿药应视病情间歇服用。
7.定期复查血电解质: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一定要定期血液电解质各项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