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梗若无可纠正危险因素,死亡风险更高

(2021-03-16 10:59:02)
标签:

心肌梗死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心梗若无可纠正危险因素,死亡风险更高

3月9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瑞典全国性心梗注册(SWEDEHEART)研究发现,在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中,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这些可纠正危险因素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女性尤其明显。

研究还发现,没有这些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如果接受指南推荐的治疗措施,包括ACEI/ARB、β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过早死亡风险有所降低,说明心梗发作后要尽早给予规范治疗。分析显示,与至少有1个危险因素者相比,没有上述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30天死亡风险增加47%。校正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肌酐、血压后,没有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30天死亡风险仍较高。

但进一步校正ACEI/ARB、β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30天死亡风险有所降低。

分析还显示,无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有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9.6% vs 6.5%),但30天心梗和心衰发生率较低。另外,在无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中,男性患者8年后、女性患者12年时的全因死亡风险仍高于有可纠正危险因素的患者。

该研究于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5日共纳入62 048例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其中14.9%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

两组患者中位年龄相似(68岁 vs 69岁),冠脉介入治疗率也相当,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出院时较少接受他汀、ACEI/ARB、β阻滞剂治疗。

阅读延伸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已证明心肌梗死有家族遗传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受生活环境、习惯、传统等影响,例如饮食、吸烟等。

2. 年龄:心肌梗死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造成的心肌坏死,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加重。

3. 肥胖:肥胖是冠心病最常见和最重要因素之一。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的人10年内发生冠心病是正常体重的2~8倍。

4. 吸烟: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重度吸烟者患心梗是不吸烟的两倍,应记住:已经发现吸烟是40岁以下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唯一主要原因。

5. 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高可使动脉血管痉挛、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速,患高血压的患者患心梗的概率增加4倍。

6. 糖尿病:多数成年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是肥胖的,合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使肌体的代谢紊乱,可并发高血压、高血脂、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是非糖尿病患者2倍左右,而一旦患有冠心病则死亡率提高2~5倍。

7. 高血脂:高血脂是发生冠心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超过正常值,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8. 紧张状态:心理紧张可引起血压升高,血中甘油三脂升高,血管收缩,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9. 男性:心机梗死的发病率比女性多的多,主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内荷尔蒙分泌有关。

10. A型性格: A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快,这种人好胜心、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也易急躁,易怒,好激动,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这种人,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正是由于A型性格的行为表现,促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引起心肌的缺氧,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A型性格比B型性格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2~4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