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脏病心外膜脂肪肥胖高血压健康杂谈 |
分类: 心血管病 |
日常生活中,人们爱用“猪油蒙心”来形容一个人糊涂。心脏如果真被油(脂肪组织)“蒙住”,确实是有问题的。此前河北学者发现,心脏表面脂肪多,出现房颤的风险较高。
研究者发现,44.3%的患者存在冠脉狭窄≥70%的病变,其心外膜脂肪较多(脂肪组织体积较大)。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脉出现病变的风险增加1.31倍。校正所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钙化评分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阻塞性冠心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脉出现病变的风险增加1.82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阻塞性冠心病风险呈线性相关。研究者还发现,心外膜脂肪越多的患者,年龄越大,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比例越高.
这与此前江苏南京学者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后者发现,变老、变胖、血压高、胰岛素抵抗、血糖高、甘油三酯高等情况下,心脏表面脂肪会增多。
由此可见,要想不让心脏油腻,就要尽量保持健康体重,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要想给心脏“去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高危因素必不可少,另外可以考虑用一些药物。
一项丹麦研究显示,12周的阻力训练可将心脏表面的脂肪减少31%。
中国早期防治舒张性心衰专家建议指出,
舒张性心衰早期预防重在干预心外膜脂肪组织,推荐对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肥胖人群,针对性选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二甲双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或他汀类药物,以预防舒张性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