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金朝
叶金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4,758
  • 关注人气:34,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脂降到正常了,他汀类药物能不能隔天吃?

(2021-01-31 15:28:07)
标签:

高血脂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健康

杂谈

分类: 心血管病
血脂降到正常了,他汀类药物能不能隔天吃?
血脂正常了,他汀类药物能不能改成隔天服用?还有人已经在隔日服用他汀类药物了,但是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华子告诉他们,当血脂控制正常之后,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他汀类药物可以减量,但是仍然需要每天服用,而不建议隔天服用。

1.你真的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吗

很多人对他汀类药物的了解,是一种降脂药。这个理解不算错,从药理学分类上,他汀类药物属于调节血脂药物,可以抑制人体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与疾病的危险程度密切相关,降低了LDL-C就是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性。

但是如果大家认为他汀类药物只能降脂药物,那么就片面了。因为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节血脂之外,还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动脉内膜损伤、LDL-C侵入、巨噬细胞对LDL-C的吞噬、LDL-C对动脉内膜造成氧化和炎性刺激,以及不稳定性斑块破溃诱使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而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直接降低血液中LDL-C的水平,减少LDL-C侵入内膜。还可以改善动脉内膜代谢,减少内膜的损伤,还可以对抗应激反应,减少动脉内膜氧化和炎性反应。最终使斑块内的脂质核心密度增加,使斑块体积缩小,稳定性增加,变得不易破溃,预防血栓形成。

2.产生药效的关键是什么

他汀类药物并不仅能降低血脂,在长期服用的时候,还可能使斑块缩小,产生逆转斑块的作用。而且他汀类药物逆转斑块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哪个药物可以替代。但是要产生逆转斑块的作用,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点,需要服药足够长的时间。

第二点,需要保证服用药物有效。

关于服药时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形成的,同样的道理,斑块的逆转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在相关的研究中,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在服药持续2~4年以上的人群中,能观察到斑块的稳定性增加,以及斑块的体积缩小。所以他汀类药物至少需要服用2年,才能达到治疗需求。

关于服药是否有效,以LDL-C的水平来衡量。一般来说,只患有慢性病,但还没有发生过脑梗塞、心梗、冠心病等相关疾病的人群,把LDL-C控制在2.6mmol/L就可以了。已经发生过相关疾病的人,就要把LDL-C控制在1.8mmol/L。对于极危重的人群,可以把LDL-C控制在1.4mmol/L。

对于LDL-C初始值过高,难以达标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把LDL-C的水平降低50%以上,就可以产生预防心脑疾病的效果。

3.为什么不建议隔天服用他汀类药物

想让他汀类药物产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就需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2~4年)服药才可以。即使血脂水平正常了,他汀类药物也不能停,而且需要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才会有效。

他汀类药物的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需要的时间),最长的不过十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个小时。需要保持每天服药,才能持续性地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果间隔一天服药,那么血药浓度曲线就会形成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会有一部分时间,他汀类药物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失去了治疗的作用。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药物达不到治疗浓度时,斑块就会继续进展。当药物达到治疗浓度时,斑块又会逆转。当药物浓度总是在大幅波动时,就会与疾病形成了“拉锯战”,可能吃了几年药,但斑块依旧保持原样,没有逆转。

有人担心出现副作用,所以采取隔天服药。如果因为担心副作用而想减量,那么把药片掰开每天服,要比隔天服预防副作用的效果更好。因为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总结一下,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血脂,还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其作用不可替代,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才会看到效果。他汀类药物不建议隔天服用,需要每天服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副作用发生率也会更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