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双联抗血小板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杜克心血管病数据库进行研究后发现,早发冠心病(50岁前发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预后较差,心血管危险因素负荷重,但控制情况很不理想。
在该研究中,10年内, 52.9%的早发冠心病患者至少发生 1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梗复发、血运重建、中风),
18.6%的患者发生2次缺血事件, 7.9%的患者发生 3次缺血事件。
首次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以血运重建最多见(冠脉介入和搭桥率分别为15.3%和 6.3%),其次是心梗复发(
14.4%)和死亡( 13.4%), 3.5%的患者出现中风。
随访10年时, 20.9%的早发冠心病患者死亡。
该研究显示,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合并率很高,但往往得不到控制。
大约73%的患者至少有 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43%的患者至少有 3个危险因素。 60.8%的患者既往或当前吸烟,
52.8%有高血压, 39.8%有冠心病家族史, 23.8%有糖尿病, 47.1%的患者肥胖。
随访10年后,仍有31.7%~37.2%的患者继续吸烟, 81.7%~89.3%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未达到 70
mg/dl以下, 16%的患者有新发糖尿病。
研究者发现,女性(HR=1.15)、糖尿病( HR=1.35)、慢性肾脏病( HR=1.19 )、多支血管病变(
HR=1.47)、慢性炎症性疾病( HR=1.61)、血运重建(HR=)是早发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在有基因检测数据的632例( 17.3%)患者中,仅 4例(
<1%)患者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基因突变。
研究者认为,对于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应加强教育,告知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早发冠心病的长期预后,以及指导他们积极采取一级预防措施,包括戒烟、改善生活方式、服用他汀等。
早发冠心病患者要采取长期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戒烟、降脂、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另外,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缺血事件,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改善其治疗。
该研究纳入在杜克大学成人心脏导管室接受诊治的101 061例患者,其中 3655例( 3.6%)在
50岁以前出现阻塞性冠心病,其中位发病年龄为 45岁, 27.5%为女士, 6.5%在
35岁前发病,近六成患者仅有单支血管病变。
前一篇:噩梦或提示要心脏病发作?
后一篇:有脂肪肝,预示中风和心梗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