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高血脂患者切莫擅自停降脂药

(2020-11-29 06:13:52)
标签:

高血脂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老年高血脂患者切莫擅自停降脂药
导读: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 共同发布了《2019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与3年前的指南相比,新指南给出了极高危人群定义,对调脂目标也更加严格。在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中,虽然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合并症且有肝肾功能生理/病理性衰退的情况,但新指南依然建议老年患者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他汀并逐渐加量以达到LDL-C治疗目标。

1.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 共同发布了《2019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与3年前的指南相比,新指南给出了极高危人群定义,对调脂目标也更加严格。在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中,虽然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合并症且有肝肾功能生理/病理性衰退的情况,但新指南依然建议老年患者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他汀并逐渐加量以达到LDL-C治疗目标。

1.纵然调脂有风险,他汀干预仍需进行

即使不患有其他合并疾病的老年人也难以避免脏器衰老以及生理机能的正常衰退,老年人较一般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有10%-25%的降低;肝肾功能衰退,药物代谢以及清除能力下降因此更易出现药物副作用。与脂代谢更为相关的是,老年人脂类代谢能力下降,对胆固醇的利用较一般成年人也有下降。因此,包括脂蛋白在内的脂类物质会在体内累积。

与此同时,一项纳入≥65岁人群的基于人群的、旨在评估老年人群体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纵向研究也显示:CVD风险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在65-69岁人群中,确诊CVD患者比例为5.18%;70-79岁人群中,确诊CVD患者比例为9.18%;在≥80岁人群中,确诊CVD患者比例为12.15%。综上,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状态的老年人所面对的CVD疾病风险不容小觑。

面对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干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风险,但由于高龄患者存在生理和病理性的机能衰退,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在这一特定人群中发生率较一般成年人会更高。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80岁的高龄老年人治疗目标更需谨慎。原因在于高龄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衰退。

但需要注意的是,谨慎用药不代表不用药。一项名为LIPID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比较了曾患急性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人群接受普伐他汀的有效性。受试者根据年龄被分为老年亚组(65岁以上)和年轻亚组(31-64岁)。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普伐他汀可降低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另有研究对80岁及以上患者首次心肌梗死后服用他汀类药物和累计用药对心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率的影响进行了观察随访,结果显示,与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他汀类药物超过2年可降低心梗老年患者的复发性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风险降低高达21%。

基于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建议:在老年人群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格检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指标,防止出现肝功能损伤和横纹肌溶解等副反应。

2.如何对老年患者做好调脂管理?

要对老年患者做好血脂管理,首先要了解老年患者的血脂特点。与西方国家人群相比,中国老年人血脂异常以轻中度升高为主,且我国人群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

在了解我国老年患者血脂特点后,需要依据指南推荐选择合适的他汀。国内外指南共识均推荐老年血脂异常患者起始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以最大可能性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阿托伐他汀10-20 mg、瑞舒伐他汀5-10 mg、氟伐他汀 80mg、洛伐他汀 40mg以及普伐他汀40 mg均是中等强度他汀,可降低LDL-C 25%-50%。

此外,普伐他汀具有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循证依据:PROSPER研究显示普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普伐他汀用药可降低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MI、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达15%,降低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次要终点发生率高达19%。

普伐他汀不仅具有大量以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有效性证据,它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肯定。老年患者由于共患病多,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部分药物会通过肝CYP450酶代谢。而普伐他汀不经CYP450代谢可最大程度避免常见药物相互作用。

另有Meta分析[4]比较了不同他汀类药物对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研究覆盖了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随机对照研究,涉及159458名患者,其中普伐他汀的研究数和患者数量最多。

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普伐他汀并不增加癌症、横纹肌溶解、糖尿病、肝酶升高以及肌酶升高10倍的风险。这也是在上述所有他汀类药物中目前唯一一个不增加所有不良事件风险的药物。

最后,临床医生在用药时需要做好患者教育,提醒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且不可擅自停用他汀。WOSCOPS研究显示,早期开始普伐他汀治疗可带来长期获益,20年随访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普伐他汀用药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达21%。

另据研究证实:在年满75岁、无CVD病史、在过去2年中他汀药物依从性≥80%的老年患者群体中,停用他汀至少3月后会增加多种风险,其中:因冠状动脉事件入院的风险增加46%,脑血管事件入院的风险增加26%,因其他心血管事件入院的风险增加2%。

综上,针对老年人群应做好危险分级,根据指南决定LDL-C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之下选择老年人循证证据丰富且用药更加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此外,全面的患者教育和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会让患者从调脂治疗中获益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