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动脉硬化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西游记》中唐僧虽然没有长生不老,但是他的肉一直被传说吃了能长生不老。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为了长生不老而疯狂的皇帝。那从机制上来说是否真的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追求永生?
上周发表在《NatureReview》的一篇综述阐述了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从血管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IL-6在两者间的潜在作用等多方面给我们在追求永生的过程中一些思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增高。而衰老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血管外因素(对骨髓细胞产生的影响)与血管内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通过IL-6信号传导的协同作用所致。
衰老通过对骨髓细胞产生的影响,继而增加了增加了意义未明的克隆性造血(CHIP)现象,并且通过髓样细胞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与CHIP存在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是由IL-6信号传导和/或炎症激活介导的。
多个研究表明,衰老通过几种复杂的途径导致再生造血干细胞(HSC)功能降低,从而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HSC的绝对数量增加了,但HSC却失去了其再生能力。衰老还通过慢性全身性炎症的存在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对HSC的直接影响,从而降低HSC功能并促进了髓样细胞的分化。
同时,CHI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关,并且造血细胞克隆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表示,在人体中,IL-6信号转导增加,炎症激活,与CHIP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因果关系。衰老直接影响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加IL-8,IL-6和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基础分泌。在人体及动物实验中,衰老导致炎症的缓解减慢,因此IL-6表达增加,炎症激活,都会增加年龄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衰老在动脉粥样硬化前通过降低血管内皮抗氧化功能,已经影响脉管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会导致血管老化。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异常激活炎症,IL-6水平升高,从而加重血管衰老。线粒体损伤释放mtDAMPs,多种途径诱导炎症,都可能促进血管衰老,作为血管内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多个研究表明,衰老通过复杂途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从血管外因素来看,通过对骨髓细胞产生的影响,继而增加了克隆性造血(CHIP)现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内因素方面,衰老引起线粒体功能下降,并且导致IL-6水平升高,参与与年龄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在研究中发现的IL-6反信号转导,有助于减少衰老过程中的动脉粥样硬化,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的新的方向。
前一篇:阿司匹林是否应该吃一段、停一段?
后一篇:降压药有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