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太多会得“脂肪心”

标签:
脂肪心肥胖心脏病内脏脂肪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众所周知,过量吃糖有害健康。《欧洲预防性心脏病杂志》近期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糖摄入量大还会导致心脏和腹部多器官周围脂肪堆积,进而增加慢性疾病风险。
为了解长期吃糖与内脏脂肪累积程度的关联性,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伊云(音)博士团队收集了“美国年轻人冠状动脉风险进展队列研究”项目中的3070名18~30岁参试者数据。研究人员对各类含糖饮料(软饮料、水果饮料和能量饮料等)及烹饪或加工食品过程中添加的糖进行了甜度检测。20年随访期间,参试者接受了3次糖分摄入量测量;25年后,他们接受胸部和腹部CT扫描,以测量腹部和心脏周围的脂肪体积。结果发现,长期高糖摄入可显著增加内脏脂肪堆积,其中含糖饮料和添加糖对内脏损伤最大。
研究员林恩·斯台芬表示,心脏及腹部堆积的脂肪组织会向人体释放有害化学物质,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建议以白开水或矿泉水替代含糖饮料,选择口味相对清淡的零食。
阅读延伸
何谓脂肪心?
系指心外膜下过多脂肪沉积,并向心肌内浸润,逐渐取代心肌纤维,故又称心肌脂肪浸润。
脂肪心— 由心脏磁共振发现的一种罕见心肌病。
该患基于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室壁日渐增厚而长期诊断为HCM。在她临床过程的后期,广泛的心肌脂肪浸润导致声影图像质量不佳,使得超声心动图获得的形态学信息不再可靠。然而,使用脂肪饱和高频脉冲辨别脂肪组织的独特能力及高度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影像,心脏磁共振检查最终为该患明确脂肪心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本例也提示应重视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估心脏结构疾病患者的意义,尤其那些可能存在罕见成分浸润的心肌病患者。
前一篇:阿司匹林不适用于血栓预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