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醛固酮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020-05-23 06:04:10)
标签:

醛固酮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肾素活性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醛固酮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导读:醛固酮是调节液体和电解质稳态的类固醇激素,已明确其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血清醛固酮浓度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醛固酮是调节液体和电解质稳态的类固醇激素,已明确其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血清醛固酮浓度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纳入了来自多族裔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ESA)的948名年龄在46至88岁之间的成年人,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未服用降压药的受试者血清醛固酮和血浆肾素的活性,并使用Agatston电脑断层扫描扫描得到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以纵向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研究人员从受试者病历中确定了全因死亡率。

受试者平均年龄(SD)为62.3(9.4)岁,男性为53%。在700名接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随访(中位随访期为6.4年)的受试者中,醛固酮水平较高(每升高100pg/mL)与冠状动脉钙化水平较高(相对比例为1.17 [95%CI为1.04–1.32])相关,其在血浆肾素活性被抑制(≤0.5μg/L/hr)的男性中最为明显。收缩压或舒张压介导醛固酮对冠状动脉钙的总作用的45%。在平均12.5年的随访期间(948名受试者中确定了120例死亡),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受到抑制时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每升高100pg/mL的风险比为1.70(95%CI为1.10–2.6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醛固酮水平与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全因死亡率增加的风险相关,尤其是当肾素被抑制时。该研究的结果表明,醛固酮水平(即使在参考范围内)对于心血管系统和整体健康也很重要。

阅读延伸

醛固酮高有什么危害?

醛固酮是一种激素,如果醛固酮升高的话,是会导致人体内的水和钠滞留,加重肾脏的损害,然后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因此一旦出现醛固酮升高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治疗,或者及时的去医院积极配合医生,将醛固酮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避免醛固酮升高给人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醛固酮的作用

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水盐平衡。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当细胞外液容量下降时,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加,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离子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同样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血浆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盐皮质激素,具有调节钠、钾代谢和细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

血浆醛固酮临床意义

1.由于肾上腺皮质的增生、腺瘤或癌变都可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称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特发型水肿、肾动脉狭窄或缺血以及失盐性肾病或肠病等多可引起血浆醛固酮增多,称为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妊娠、大量出汗以及使用女性避孕药和雌激素时也可使醛固酮增高。

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醛固酮水平均明显降低。前者血中ACTH水平下降,后者ACTH多升高。选择性低醛固酮症由于肾脏分泌肾素缺乏,而出现低肾素、低醛固酮症。水摄入较多或钾摄入不足,以及应用利血平、心得安等药物都可引起醛固酮降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