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缺血性脑卒中指南要点:推荐小卒中双抗治疗21天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小中风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导读: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新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
其中内容涵盖院前救治、紧急评估、静脉内和动脉内治疗、院内管理以及脑卒中发生两周内的二级预防措施等。要点见下: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新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
其中内容涵盖院前救治、紧急评估、静脉内和动脉内治疗、院内管理以及脑卒中发生两周内的二级预防措施等。要点见下:
1.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和(或)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迅速就近在可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溶栓的医疗机构救治。
2.
tPA静脉溶栓具有时间依赖性,应尽可能快地启动(即使是可能适合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CT和MRI灌注成像不应延误tPA治疗。
3. 对于发病3 h以内的适宜患者,以及经选择的发病4.5 h之内的患者(基于ECASS
III排除标准),可予以tPA静脉溶栓。
4.
对于有症状且清醒或不清楚发病时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所示病变小于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且FlAIR序列未见可见信号改变的患者(这些情况下,DWI-FLAIR不匹配可作为发病4.5
h之内的替代指标),tPA静脉溶栓也是获益的。
5. 对于符合其他静脉溶栓条件,但为轻度非致残脑卒中症状的患者(NIHSS评分0~5),不建议tPA静脉溶栓。
6.
启动tPA静脉溶栓前,仅需进行头部CT和血糖检查;此外,如无可疑的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tPA静脉溶栓前无需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或凝血酶原时间(PTT)。
7.
≥18岁患者如负荷下列条件,应使用取栓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术:(1)发病前mRS评分为0~1;(2)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的闭塞;(3)NIHSS评分≥6;(4)ASPECTS≥6;(5)发病6小时内即可开始治疗。这些患者无需行灌注成像(CT-P或MR-P)。
8. 发病6~24 h,前循环中有大血管闭塞,本符合DAWN或DEFUSE
3纳入标准的患者,行灌注成像(CT-P或MR-P)或核磁共振DWI,有助于决策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超时间窗机械取栓术。
9. 发病6~16 h,前循环中有大血管闭塞,且符合其他DAWN或DEFUSE
3纳入标准的患者,可行机械取栓术。
10. 与tPA静脉溶栓一样,适宜患者应尽快行机械取栓术。
11. 缺血性脑卒中发作24~48 h建议给予阿司匹林。对于接受tPA静脉溶栓的患者,阿司匹林给药时间通常延迟24
h。对于大多数患者给予紧急抗凝(如肝素滴注)是不明确的。
12. 轻度(NIHSS评分≤3),且未行tPA静脉溶栓的非心原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症状发作后24
h内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持续21天,可有效降低症状发作后90天内的再次复发风险。
13. 建议所有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在内的卒中单元治疗。
注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NI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是用来评判病人患脑梗死以后的神经缺损程度。量表包含对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方面的评判,评分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nihss评分小于、等于4分为轻型卒中,大于、等于21分为严重卒中。量表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后循环的梗塞评分不敏感,且缺少对认知功能以及步态异常的评价。
前一篇:腔隙性脑梗死能治愈吗?
后一篇:为何基底节区是脑出血的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