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压控不好心血管风险增三成

(2019-12-07 10:43:04)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脑梗死

心绞痛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血压控不好心血管风险增三成
近日,牛津大学陈铮明教授、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等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子刊连发两篇中国前瞻性慢性病研究结果,强调了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管理对于预防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该研究以51.2万名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40~79岁人群当收缩压为120~180毫米汞柱时,收缩压水平与新发血管事件呈连续正相关。总体而言,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风险约增加30%。此外,血压升高与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随年龄增加而减弱,40~49岁人群的风险增加约为70~79岁人群的2倍。我国约一半的血管死亡事件归因于血压升高(收缩压>120毫米汞柱),相当于每年近100万例死亡(<80岁人群)。

研究还发现,在相对较瘦(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3.6)且看似健康的中国人群中,肥胖与卒中风险呈正相关。BMI每增加5,收缩压增加8.3毫米汞柱,卒中风险增加30%。体重增加对中风的影响,中国比发达国家更明显;年轻人发生卒中的风险比老年人更高;男性比女性更危险,因为前者胰岛素抵抗更高。研究者总结说,我国人群平均血压即使小幅降低,也可能对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带来重大影响。

上述最新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非药物治疗。

1.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每人不超过5克。
2.戒烟、戒酒。
3.放松心情,缓解精神压力。
4.不滥用或依赖保健品、偏方、降压仪器等,建议去正规医院,由高血压专科医生在必要的检查、评估后确定长期治疗方案。
5.重视病因筛查。由确切病因所致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约占总数的20%。随着原发病的治愈,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可恢复正常或变得较易控制。因此,尽早明确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并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