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血压降压药利尿剂acei抑制剂健康 |
分类: 健康新知 |

导读:近日,Lancet
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系统地比较了目前主流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基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认为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比疗效更好,且副作用更少。与ACEI组相比,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各项风险均降低了15%左右。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慢病,大家早已不陌生。大家每年体检的时候,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血压,如有高血压征象需尽早控制,以免久之损伤靶器官。这病可谓是,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知道了还不控制,更怕你只是偶尔控制一下(依从性不好)!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治疗除了生活方式改变外,用药控制也不容忽视。目前主要被用于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噻嗪或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dCCB)以及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ndCCB)”等五类。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有了官方的治疗指南,但对于这些药物具体的适应症以及不同临床案例中的优劣比较仍存在争议。
近期,Lancet
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系统地比较了目前主流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基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认为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疗效更好,且副作用更少。与ACEI组相比,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各项风险均降低了15%左右。
单药降压利尿剂优于ACEI
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20多年间(1996-2018)不同国家地区的九个数据库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3种主要临床指标(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住院以及卒中)、6种次要指标(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脏衰竭、心源性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他46项安全性指标的有效性。
被纳入分析的患者数量将近500万人,以药物区分,48%接受了ACEI抑制剂治疗,17%接受了噻嗪类或噻嗪类利尿剂,16%接受了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治疗,15%接受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及3%接受了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结果发现,接受噻嗪类或噻嗪类利尿剂的患者相比其它用药组患者的各项患病风险(急性心梗、心脏病住院和脑卒中)发病率均大幅降低,ACEI治疗者伴随19种副作用发生风险的上升,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在统计意义上是目前5种一线药物中更加适合患者的选择。因此,医生未来进行治疗或开具处方时,可以将该研究结果作为参考。
然而,在我国,长久以来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的处方量非常小,并且,很少被用作高血压的单药治疗。
后一篇:血脂不高为什么也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