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慢性心衰的“金三角”疗法

(2019-09-23 06:02:03)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金三角药物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拮抗剂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何谓慢性心衰的“金三角”疗法
导读: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似,被视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一个关口。近年来,虽然慢性心衰的器械治疗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基石,仍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而关键的措施。 概括地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经历了三个阶段:1940-1960年代以洋地黄与利尿剂为核心的心肾治疗时代、1970-1980年代以正性肌力药物与血管扩张剂为核心的心脏循环治疗时代、再到1990年代开始的神经激素抑制时代,使得慢性心衰的治疗效得以不断改善。

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似,被视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一个关口。近年来,虽然慢性心衰的器械治疗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基石,仍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而关键的措施。

概括地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经历了三个阶段:1940-1960年代以洋地黄与利尿剂为核心的心肾治疗时代、1970-1980年代以正性肌力药物与血管扩张剂为核心的心脏循环治疗时代、再到1990年代开始的神经激素抑制时代,使得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得以不断改善。

不可否认,神经激素抑制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在慢性心衰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使得此类患者的中远期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CONSENSUS研究、V-HeFT II研究、SOLVD研究、CIBIS系列研究、MERIT-HF研究、COPERNICUS研究等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确凿的研究结论,使“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治疗策略成为历史,代之以以ACEI与β-受体阻滞剂为核心的神经激素抑制疗法。由这两类药物组成的联合治疗方案被人们称为“黄金搭档”,把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带进新纪元。

科学在不断进步。随着新研究结果的不断揭晓,疾病的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20年前完成的RALES研究到此后结束的EMPHASIS-HF研究有力展示了醛固酮拮抗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自此,“黄金搭档”逐渐演变为由ACEI、β-受体拮抗剂与醛固酮拮抗剂组成的“金三角”。

 然而近年,随着新型心衰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的上市,旧“金三角”似有被新“金三角”(以ARNI替代ACEI/ARB)取代之势。

ARNI究竟是何方神圣?

以目前已上市的唯一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为例,药物可针对利钠肽系统(NP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发挥双重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扩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更可改善ACS后常见的心室重构问题。

纳入逾八千余例心衰患者、随访27个月的PARADIGM-HF研究提示,与ACEI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使患者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0%,心脏性猝死风险亦降低20%。由此可见,采用新“金三角”优化ACS合并心衰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该药迅即被授予治疗慢性心衰的适应证,为此类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延伸阅读

神经内分泌双调节,发挥 1+1>2 的治疗效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够显著逆转心脏重构源于其卓越的作用机制。既往认为 RAAS 系统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是心脏重构的病理基础,但是近年来发现利钠肽系统在心室重构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临床前研究表明,利钠肽除了能控制血压和血容量之外,还能发挥强大的抗心肌肥大和抗心肌纤维化效应。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具有独特的双重调节机制,能够更全面地干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步恢复神经体液平衡。

顾名思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包括沙库巴曲与缬沙坦两种成分。其中沙库巴曲在人体内可代谢为 LBQ657,LBQ657 通过抑制脑啡肽酶,能上调利钠肽、缓激肽、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发挥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醛固酮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肥大等作用。但是抑制脑啡肽酶同时会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引起血管收缩,抵消利钠肽等物质的血管舒张作用,联用 ARB 缬沙坦可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此外,缬沙坦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降低醛固酮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