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即痛风。痛风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如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关节炎,沉积在肾脏就会导致肾结石。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和脑力劳动者。
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其表现形式。继发性痛风中糖原积累病1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发病与富含高嘌呤食物有关,包括海产品、动物内脏、酒精、肥胖、肾脏疾病、血液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相关。
那么究竟哪些人群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呢?
(1)有家族史者
痛风患者后代患痛风的概率远远高于非痛风患者的后代;近亲结婚不利于预防痛风,其后代患痛风的概率增加。
(2)中老年男性
这是因为男性喜欢饮酒、赴宴、喜欢吃富含嘌呤及蛋白质的食物,从而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虽见于各个年龄段,但是原发性痛风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发年龄。
(3)绝经后的女性
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雄激素可使细胞器的磷脂膜对尿酸盐结晶有易感性而引起细胞反应,女性体内雌激素可使磷脂膜抵抗尿酸盐结晶沉积,雌激素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并可以抑制关节炎发作,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易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4)高嘌呤食物者
高嘌呤饮食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降低。
(5)经常饮酒者
长期饮酒可使血乳酸水平增高,抑制肾小管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增高,还可以促进核苷在肝脏的分解代谢,使血尿酸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酒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饮酒量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6)肥胖及代谢性疾病患者
肥胖的人容易产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呈明显效果性。肥胖引起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体内内分泌紊乱,如雄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而并非是肥胖本身直接造成的。研究表明,作为嘌呤代谢紊乱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高三酰甘油等在发病机制上密切相关,痛风发作时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等。
(7)脑力劳动者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近代研究表明,痛风多见于中上层社会的人,如知识阶层、商贾富豪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平民和体力劳动者。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人群在痛风发病中的区别也日益减少,痛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病中的一种常见病。
饮食上也应该引起注意:
1.应供给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对心肾无不利影响,应多饮水。
2.
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可用食物:米、面、牛奶、鸡蛋、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3.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注意不要食用蔬菜除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其他均可食用。
4. 减少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等。
5.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
很多人觉得,为了保证尿酸保持在正常水平上,那么我就少吃点高嘌呤的食物呗~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减肥对高尿酸的作用。有研究报道,超重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
肥胖对尿酸有什么影响?
1.体重大,代谢高,尿酸生成多
大量的脂肪蓄积在内脏,增加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核酸总量,通过嘌呤代谢,增加尿酸生成。
2.肥胖导致尿酸排得少
肥胖者体内的高游离脂肪酸和脂肪分解形成的酮体,跟尿酸竞争排泄通道,导致尿酸排出减少。
肥胖时间越久,肾动脉硬化的可能性越大,血管硬化会导致血流减少,尿酸的排出就会变少。
4.肥胖,导致本来要排的,又被吸收回来了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中国男人基本都是这种),通常都伴随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肾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
4.果糖影响尿酸生成与减少
很多人肥胖是因为喝饮料,而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也是一个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加和排泄减少的家伙。
当然,肥胖并不是高尿酸的唯一原因,有些人虽然不胖,但是大量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红肉类食物,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高尿酸。
通过以上几点,大家可以看到,除了用药之外,相比起单纯的低嘌呤饮食(少吃海鲜、内脏、豆类、菌类食物),减肥其实有更重大的意义。
相反,其实在痛风的缓解期,均衡饮食即可,没必要完全不吃嘌呤类食物。
毕竟低嘌呤饮食只能影响到20%,而减肥则可能影响80%的尿酸。
专家指出,减肥对于降尿酸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非药物治疗及病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位高尿酸的体重超标者,在药物治疗之外,一定要注重减肥。
当然,要减少复发和长治久安,除了减肥之外,通过服用降尿酸药让尿酸达标更为重要!他强调,血尿酸达标(有痛风结石者血尿酸控制在300umol/L以下,无痛风结石者控制在360umol/L以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