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金朝
叶金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4,758
  • 关注人气:34,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性脑梗死血压控制在多少为好?

(2018-02-20 05:09:05)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脑梗塞

血压控制

降压药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急性脑梗死血压控制在多少为好?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 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往往升高,其血压水平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有肯定的影响,血压调控不当,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临床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80%以上患者在24h内血压增高≥160/95mmHg,而在410天后血压自行下降趋稳定。但升高持续的时间各家报道不一致,可能与卒中的类型和血压测量的方式有关。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血压增高较为常见,血压增高多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人因疼痛不适、躁动不安引起的反应性增高。(2)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管加压反射。因为在颅压增高影响下,脑血流量减少,为了增加脑血流量,机体通过血压加压反应,提高动脉压,使脑灌注压升高,从而提高脑血流量,改善颅压增高引起的脑缺氧。(3)原来有高血压。

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大多主张应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

专家建议:急性期应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合理控制血压,多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

1)脑梗死急性期的多数患者血压增高,常常合并脑水肿,对于大部分患者无须急于进行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病情,分清血压是持续性增高还是暂时性改变。伴有脑水肿的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由各种刺激引发的短暂性高血压,应适当给予镇定剂,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3)降压应缓慢进行:由于高血压病老年患者多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差,对于血压的急骤变化难以适应,需缓慢使其血压降至合理水平。一般第一个24h使平均血压降低约10%20%为宜。急速大幅度的降压必然产生脑缺血损害的后果。应用降压药物时要采用缓慢平稳降压药物,维持降压效果的稳定,并且根据每个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治疗。

4)降压要个体化:由于每个高血压病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不同,他们的合并症亦有不同,需依据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和控制降压程度。应注意参考患者平时血压水平及原有药物反应情况选择药物。

·一般可将患者血压逐渐调控至患者平时的基础水平或临界高血压水平。

·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如血压在180/100mmHg以下者,可不必干预,超过这一范围,则须采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主张使血压维持在病前原有稍高水平,或患者年龄应有的稍高水平。

5)维持降压效果的平稳:尽量避免血压波动,最好使血压在24h内维持稳定,对于缓解脑梗死症状及防止脑梗死复发均有意义。目前抗高血压治疗已逐渐淘汰短效药物而以长效药物取而代之。

6ACE抑制剂可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无影响脑血流的副作用。

7)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8)注意靶器官的保护:在降压治疗中,靶器官的保护性治疗尤其重要,重点是心、脑、肾等器官。它们的功能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脑梗死后遗症

药物控制,由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大多都曾经患有脑血栓、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情况,因此必须要使用药物进行控制。能够选择控制住这些病情的药物有很多,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可以。但是患者用药的时候必须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或者往往会给造成更大的危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