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步这样走才能防治病痛

(2017-05-20 11:26:04)
标签:

散步

防病治病

健康

高血压

糖尿病

分类: 养生保健

散步这样走才能防治病痛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需要提醒的是,散步只有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起到防治病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朋友。你走对了吗?一起来看看吧。
    散步有哪些好处
    1.增加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在退转,步行能够增加记忆力,我就每天早上走路,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强了。
    2.打开经络:经常坐在办公室工作,没注意身体,经络僵硬了,全身都有小疙瘩,医生说需要步行,我步行一段时间后,疙瘩就少了很多。
    3.放松脉搏:经络不通,脉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紧张,很僵硬,我每天下午步行半个小时,后来全身放松了很多。
    4.身心轻安:身心不和,身心不安,身心不平,身心疾病都来自于气血不通,气血不通的原因就是经络不通,所以,身心都不自由,我通过走路,气血通畅了,身心就自由了。
    5.增加心脏功能:我不爱运动,所以心脏不好,医生建议多走路步行,发现,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6.打通血管:医学讲,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步行能够增强全身弹性。
    7.增强肌肉力量:通过步行之后增强了肌肉力量,还有强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关节也灵活了。
散步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首先看自己身体状况,以及以往锻炼时间强度,散步没有什么很特别的规定和要求,要想达到一定训练的目的性才定时间和量的,一般健身散步走路3公里左右 3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根据自己情况也可慢慢改变,增加或减少,坚持 成为一种习惯最好。
    吃完饭散步到底好不好
    吃完饭不能立刻坐下或躺下,站立或者散步还是比较好的。很多人会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所以说饭后散散步还是比较好的,一来可以帮助脾胃的消化,从而可以达到护脾养胃的效果。二来,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血液流通也会助消化。我们说的散步必须会缓慢的走动,不能剧烈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饭后散步,胃不好的人尽量选择原地站立就好。平时很少运动的人吃完饭起身走走还是很好的。
散步也要因人而异
    患高血压别选早晨:心血管不好或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驮背,最好挺胸抬头,尽量全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因此最好晚饭后散步。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如65岁的老人,170减65等于105,则他走路时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别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冠心病的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药物,以防出现危急情况。
    患糖尿病不能饿肚子:饿肚子散步容易导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饭后30分钟或1小时散步。另外,宜缓不宜急,应按照平时的步速散步,一秒钟一步或两秒钟三步即可,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15至40分钟,每天1至2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