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复心悸胸闷或是因室性早搏

(2016-12-13 05:24:51)
标签:

心悸

胸闷

心脏病

抗心律失常药

医生日志

分类: 医生日志

反复心悸胸闷或是因室性早搏


      家住汉南兴业家园的谭婆婆,5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半年加重1月于127日来汉南安康医院就诊,专家得知患者半年来不明原因经常出现心悸、胸闷,活动是加重,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无心前区疼痛,亦无头昏。曾在某脑血管医院查得高脂血症,高血压,予以降压和辛伐他汀降血脂等活血化瘀治疗无明显效果。也服用过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心悸、胸闷有所好转,近1月来生气后再次病情加重,服用原来药物治疗无效。

体检:血压130/80mmHg,呼吸平稳,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嘴唇轻度紫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60/分,心音有力,可闻频发早搏,12~15/分。无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均正常。甘油三酯升高,1.96mmol/L。心肌酶谱: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甲功五项正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心脏彩超:左心房稍大,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值:EF67%。

处理:吸氧、心电监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果糖二磷酸钠、能量合剂和门冬氨酸钾镁等,口服普罗帕酮和稳心颗粒,3天后心律逐渐变为正常,1周病情得以控制出院,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消失。嘱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定期复查。反复心悸胸闷或是因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二联律

专家点评

室性早搏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脏停跳感,也有无症状者。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期前收缩更为频繁。像谭婆婆心悸、胸闷反复发作半年就是室性早搏所致,如此频发的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如不及时合理治疗会未危及生命。因此,专家建议,出现心悸、胸闷不能麻痹大意,应及时看医生,积极防治。

室性早搏如何鉴别诊断

  1.良性室性早搏:是指经各种检查找不到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临床上十分常见。良性室性早搏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增多,但对健康不产生太大影响,所以思想上不要负担过重。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着急、紧张、睡眠不好等可诱发良性室性早搏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治疗上可选用安定2.5mg,每日3次,心率快时最好选用倍他乐克12.525mg,每日2次,多半有效。也可服用中药稳心颗粒一包,每日3次,效果也不错。对良性室性早搏不主张用太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尽量避免应用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是指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肌病。您可以查一下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还可查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以排除冠心病和心肌病。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应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用药。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以下诱发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肌缺血、心衰、低血钾、低血镁等。
  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有时患者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如果室性早搏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则可出现黑蒙及晕厥症状。

室性早搏的危险分级

 一般的室性早搏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但如果是频发的室性早搏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情况严重的会引起猝死。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患早搏的可能,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早搏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对于室性早搏,Lowns将其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以下的分级和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Lown的分级如下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室性早搏<30/小时。

Ⅱ级:室性早搏>30/小时或每分钟多于6次。

Ⅲ级:多形性室性早搏。

A级: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反复出现。 

B级: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三或三个以上室性早搏)反复出现。 

Ⅴ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上。

器质性室性早搏的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如心电图上出现以下情况,多提示室性早搏为病理性的:①多源性室性早搏。②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③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RonT现象),联律间期小于0.40秒。以上三种情况常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必须及时处理。④特宽型室性早搏,QRS间期≥0.6 秒。⑤特矮型室性早搏,即各导联中室性早搏畸形的QRS波群振幅≤1.0mV。⑥室性早搏QRS 波群有显著切迹,上升支或下降支不规则。⑦室性早搏的T波尖锐,二支对称,T波方向与QR 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ST段呈水平型改变。⑧并行心律型室性早搏。⑨早搏指数小于1。在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图形上出现的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早搏往往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减少或消失。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早搏均有效。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外,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可获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β-阻滞剂虽然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⑥如药物治疗无效,则可酌情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⑦有的可有发生SCD的危险,则可以酌情安装IC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