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颈部包块会是因颌下腺炎

(2017-01-31 17:44:10)
标签:

颌下腺炎

颌下腺

舌下腺

腮腺

医生日志

分类: 医生日志

颈部包块会是因颌下腺炎


       家住汉南建新花园的杨同学,15岁。半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颌下有一个小包块,一天天长大似枣子,按压有点疼痛,与进食无关,不发热。在他医院静脉点滴消炎药3天无明显效果。1118日前来安康医院就诊,体检发现右下颌可触及约3*3厘米肿块,局部皮肤充血,质中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9.67*109,中性粒细胞80.4%。肺炎支原体和非缘衣原体均阴性。彩超显示:右颌下腺体积增大,3.6*2.6厘米,其内回声不均,未见异常回声。X线拍片显示右下颌骨质未见异常。诊断:右颌下腺炎。

  治疗:给予头孢孟多、地塞米松治疗1周痊愈。

 

颈部包块会是因颌下腺炎


  专家点评

病因

  颌下腺炎常因导管结石堵塞引起,也可因其他导物如骨片、麦芒等进入导管所致。由导管进入的细菌性感染在临床也可见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
  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治疗

1.抗生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3.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
  4.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5.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6.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7.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预防措施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护理保健

  涎石病是指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90%发生于颌下腺,其次为腮腺。涎腺病主要症状是阻塞症状:进食时,尤其吃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这是因为涎石使唾液不能通畅排出,而唾液分泌又不断增加所致。食物刺激唾液分泌越多,症状愈重。发生于颌下腺时,可伴有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同侧耳部及耳内。由于涎腺不可能发生完全阻塞,涎液可以逐渐流出,在分泌减少后,涎腺又逐渐缩小,疼痛消失。涎腺还经常有慢性炎症表现,如腺体增大、变硬、有轻压痛;导管口红肿、导管内能压出少许脓液等。慢性涎腺炎急性发作,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涎石存在时间较长,可由于长期炎症的影响,使腺组织呈现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变硬,导管变为硬性结节状索条,阻塞症状也逐渐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