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孢类药物可以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但是引起红人综合征(RMS)少见。近日,作者遇到头孢美唑引起红人综合征1例,现报道如下:
病例简介
王XX、女,2岁半。因发热1天以上感就诊。患儿1天来发热、鼻塞、流涕,服用感冒药无效,于2015年7月5日下午19:50就诊。查体:体温39.3℃、精神可。咽明显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血象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20:00口服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给予生理盐水100毫升加头孢美唑(皮试阴性)1.3克、利巴韦林0.2克。21:00液体快结束时出现颜面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口唇苍白、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全身皮肤通红,划痕征阳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两肺呼吸音粗糙。腹软,未触及包块。立即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异丙嗪等抗过敏治疗,10分钟后神智清楚,2小时后皮肤潮红逐渐消退,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离院。
讨论
患儿临床特点为使用头孢美唑后出现颜面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口唇苍白、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全身皮肤通红,划痕征阳性等反应,使用地塞米松和异丙嗪治疗后症状消失,诊断红人综合征成立。但应与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和神经血管性水肿相鉴别。
早在1959年Rothenberg就报道过RMS,当时称为类过敏反应。其特征为面部、颈及躯干红斑性充血、瘙痒等为特征,还可出现寒战、高热、瘙痒、心动过速、血管性水肿、胸痛、头晕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低血压及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多发生于万古霉素滴注过程中,与输注万古霉素的剂量及速度有关。
红人综合征多见于万古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万古霉素直接作用肥大细胞,导致其释放组织胺儿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其作用机制是一种非免疫性,由组织胺介导的超敏反应引起。
据报道,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氨曲南等也可引起红人综合征。
一旦诊断红人综合征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根据病情予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严重的病例应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释放药物/、对症和支持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