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八成被吓死

标签:
健康癌症心理 |
分类: 心血管病 |
误区一:癌症是“不治之症”
癌症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恐惧、悲伤、失望等情绪,这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不利影响。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直接放弃治疗。这也是很多家属保密病人病情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其实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从第一个癌细胞出现,发展到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早期癌症生长发展很慢,只要留心一些早期异常信号,人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它并迅速加以治疗,把它消灭于“萌芽”阶段。临床统计资料显示:通过有效的系统治疗,早期癌瘤一般有80—90%的治愈率。
误区二:手术会使癌症扩散
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会不会造成癌症扩散昵?临床实践证明,因手术造成的癌细胞扩散极为少见,而且目前推广无瘤手术及配合手术时化疗药物冲洗,扩散的机会极小,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在手术上出现种植性转移的可能性是存在,但是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现代的手术治疗水平是在不断的提高,在手术前后也会辅助其他很多检测和治疗的手段。
误区三:做化疗会伤身体
有些患者害怕化疗,会有害怕身体化疗后出现副作用而拒绝化疗,殊不知化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化疗后的副作用,目前可用药物控制。在医生提出治疗后,很多病人就担心化疗的副作用。在病房中看到化疗病人出现脱发,恶心等症状,在身心对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化疗期间是可以配合药物治疗的,有效缓解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
同时,蔡莉主任介绍了以下几种让癌症患者重建心理健康的方法:
1.纠正错误观念。让患者建立“癌症≠死亡”的观念,使患者认识到在医学发展的今天,不少肿瘤都是可以治愈的,还有更多的可以带瘤生存的机会,这样的一个正确观念可以减轻肿瘤带给病人的消极负面情绪。
2.直面抗击癌症。主动告诉患者病情,并到专科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不要错过治疗时间,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3.做好抗癌准备。肿瘤的治疗不是“一切了之”的事情,它的治疗过程是缓慢的,所以要做好长期与肿瘤共同生存的准备。
4.注意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这常常造成病人的痛苦体验,而颜面、乳腺等特殊部位的肿瘤由于影响外貌、性特征等,可引发特别的心理问题。
5.参与娱乐活动。适当的娱乐活动可以使患者身心健康,多亲近自然,呼吸天然的氧气。可选择加入抗癌俱乐部,现身说法地告诉其他患者,彼此共勉,共同创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专家强调,心理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良心理是癌症的催化剂,所以想摆脱癌症的束缚,应尽早选择正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建立良好的健康心态,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最终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