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可治中气下陷引起的疾病

标签:
黄芪疾病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黄芪“升”的作用体现在它可以治疗一切中气下陷引起的问题。所谓中气下陷,可以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简单的理解为脏器往下掉,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或是一些向下走的生理行为过度活跃。比如说正常的大小便是从下面排出的,中气下陷时,就可能表现为慢性腹泻;女性中气下陷时,就会表现月经不止等崩漏的情况。
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推荐可以辅助治疗胃下垂的黄芪酒:
【原料】炙黄芪,白酒100毫升。
【制作】将黄芪切片,装入绢袋内,置白酒中浸泡,每日摇动数次,10日即成。
【用法】每次30毫升,早晚各1次,连续服1~2个月。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开胃。
【主治】 胃下垂所致的呃逆频频,纳差食少,头晕目眩等。
【按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然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补气升阳,尤其为补益脾肺的要药。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中气充足,则下陷之脏器得以升举。白酒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