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强少患高血压

标签:
高血压运动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有氧健身能力强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降低人们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为了检测有氧健身能力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选取了5.72万名参与者,他们在1991~2009年间都接受了脚踏车应激测试。其中,3.5万名参与者存在高血压病史。研究团队用参与者每公斤体重在1分钟所能使用的氧气量来衡量他们的有氧健身能力,即燃烧了多少能量代谢当量(METs)。1个单位的METs代表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能量数,数值越大代表着锻炼的强度越高。分析结果显示:进行最剧烈运动时,METs不到6个单位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会高出70%;相反的,METs达到12个单位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会减半。另一项应激测试结果也显示,METs达到12单位或更高的人比不到6单位的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低20%。随访期内,有8,053名参与者新患上了高血压,其中有49%的病人METs不到6单位,而只有21%的病人超过12单位。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有氧健身能力能够作为人们是否患上高血压的一个强烈预测变量。
运动是控制高血压的“良方”
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作为一剂“良方”辅助治疗疾病。与许多慢性病一样,高血压的治疗不能光用药物,还要关注生活方式的干预。除了健康饮食、调节情志外,还应该坚持每天做适量的运动。
据了解,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一次10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运动,其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0~22小时。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就能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但是,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高血压患者,到底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能做什么运动呢?
1.有氧运动
许多慢性病治疗都会推荐患者使用有氧运动,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能锻炼心肺,使心血管系统能更有效、快速地把氧传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登山等,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能够每天坚持就更好。
2.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糖控制,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有氧运动后,进行推、拉、拽、举、压等力量动作,每组10~15个动作为宜,每周进行2~3次肌肉训练。
3.柔韧性运动
高血压患者每周锻炼2~3次柔韧性,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防止摔倒。特别是平时久坐,容易腰背酸痛的患者,更要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拉伸肌肉时,要注意缓慢地伸展,在不感到疼痛的前提下,伸展到最大动作,持续至少15秒,保持自然呼吸。患者可以把伸展运动作为热身运动,在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之前进行,能防止运动损伤。
4.综合功能练习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每周进行太极、瑜伽、乒乓球、羽毛球等综合功能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功能,提高平衡能力、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
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安排自己的运动计划,固定每天的运动时间,平时也可以适当做些家务和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