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小心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2014-12-05 06:53:23)
标签:

健康

心肌缺血

猝死

分类: 心血管病

冬季小心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冬季要小心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冬天寒冷这个时候值得担心的不只那些平时就有心慌、胸闷症状的老年人,而是一些平时没有症状,但实际上有心肌缺血的四五十岁的人,这些人的处境相比老年人同样危险。

  由于冬季低温会让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让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提高了心肌耗氧量。寒冷还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让人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甚至急性心血管事件。在低温状态下,为了保持自身的温度,血管会生理性地收缩,这也会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所以,这个季节是心肌缺血患者的多事之秋。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不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个人感觉良好。这种隐匿性的心肌缺血更加危险。隐匿性的心肌缺血多发于四五十岁的人身上。这个年龄段的人心血管代偿能力较差,侧枝循环不如老年人。一旦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心肌会迅速发生坏死,引发心跳骤停,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而且,四五十岁的人由于没有症状来提醒自己,容易会像从前那样从事超负荷的工作或锻炼,同时没有任何治疗措施,这给心血管疾病突发带来更多可能。

无症状心肌缺血分型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因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它可影响各型冠心病的预后,所以应积极诊断与治疗。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

如何才能鉴别自己有无心肌缺血?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就可以帮助人们来判断病情。一旦发现自己有心肌缺血,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冠心病的整体治疗方案来进行调理。除了必要的用药治疗外,患者必须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在冬季注意保暖。平时外出时可带一些能够用于急救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在冬季,患有心肌缺血的人要避免过早地外出买菜、锻炼,洗澡的时候水温不宜过低或过高,以免发生意外。

  关于心肌缺血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治疗手段。第一种是心脏移植术。因为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20%的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重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心肌缺血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

  另一种是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之一,对心肌缺血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心肌缺血患者的LVEF改善程度。

亦可采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以防止粥样斑块病变加重及不稳定加重争取粥样斑块消退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静息时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示已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宜适当减轻工作,或选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等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