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Hp(幽门螺杆菌),无溃疡”,反映了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密切关系,Hp感染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肯定,根除Hp将有利于减轻慢性胃炎病情,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那么,Hp感染是否也是胃癌的“元凶”之一?答案是肯定的。
医学专家指出,在胃癌的病因中,Hp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感染率越高,胃癌发病率就越高。随着人们对Hp感染的预防意识增强,以及有效根除Hp的治疗进展,胃癌发病率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国外专家曾经预测,如果能够高度重视Hp的预防和治疗,未来可使胃癌发病率下降60%。二、生物医学研究表明,Hp感染可促使单核细胞产生活性氧化物,而活性氧化物是一类较强的基因致癌物质。Hp感染还可使胃液中维生素C含量下降,导致机体抗DNA氧化的防御能力下降。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胃癌的风险增大。三、病理组织学研究的直接证据提示,Hp感染与胃癌之间关系密切,大约在70%胃癌患者的胃液中检测出Hp。
因此,医学专家认为,人们在针对胃癌的防治中应把防治Hp感染作为关键性举措,将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预防Hp感染的基本原则是杜绝粪-口、口-口传播途径,内容包括: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干净的食物;坚持科学刷牙,即每日3次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最好是饭后3分钟内刷牙;在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后将手上的水甩干或烘干,避免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手;讲究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和纸屑。一旦患了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都要进行Hp检测,凡是检测结果为阳性者,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行根除Hp治疗,防止细胞病变,避免增加胃癌的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