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元凶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口臭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自1982年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该菌作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和胃癌发生的高危因子已得到证实。Hp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口腔科医师的关注。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其发现者Marshall博士吞服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菌液以证实细菌的致病性,数天后其同事报告其口腔中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Ierardi等发现,在消化不良口臭患者中,80%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口臭消失,氯己定对抗菌失败的患者没有改善口臭的作用。Serin等对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三联疗法前后的症状进行统计发现,口臭的改善是细菌成功根除患者最为明显的主观症状,由治疗前的91.9%下降为3%。
大量研究证实,85%~90%的口臭来源于口腔,研究幽门螺杆菌与口臭之间的关系,界定口腔条件尤为重要。因此,陈曦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口腔指数,将牙周来源的口臭排除在外。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口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无口臭的受试者,而且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这一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说明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后,胃内Hp感染仍然是口臭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其在口臭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关于幽门螺杆菌致臭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以下3种可能:
1.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产生大量尿素酶,能迅速分解尿素产生大量氨,氨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从而造成顽固性口臭。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HP治疗共识意见并未推荐对伴有HP感染的口臭患者行根除治疗,这可能是由于HP感染在口臭中的病因学地位不明确所致。研究表明,HP感染与荨麻疹、冠心病、肥胖等非胃肠道疾病有关,对这些疾病,共识意见并未推荐根除HP,但国内已有根除HP治愈难治性荨麻疹的报道。尽管如此,对合并有HP感染的口臭患者是否采取如同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一样的策略,尚需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