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异样表现揭示身体出问题

标签:
手干手汗手抖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1.手干
有的人秋冬季节手容易起皮、皲裂,这是气血不通畅的表现。当气血亏虚时,皮肤的养分不足,汗腺、皮脂腺的功能受影响,皮肤容易变干。尤其在寒冷天气下,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更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气血传递不足,皮肤抵抗力变弱,更容易出现干燥、皲裂的问题。手脚干裂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忌食生冷食物,要注意补气养血,如食用桂圆红枣粥、当归汤等。此外,要注意皮肤护理,不要太频繁洗手、过度用肥皂,洗手后要及时涂抹护手霜。
2.手心发热
阴虚导致的手心发热多见于肾阴不足,可以多吃些滋阴的食物,如梨、黑芝麻等,忌食温燥的水果、调味品,如荔枝、榴莲、桂圆、花椒、肉桂等,也要少吃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
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3.手黏
有的人手心脚心容易出汗,甚至一天到晚手心脚心都黏黏的,有时还伴有全身烦热、咽干口燥等症状。这可能是心肾阴虚火旺的表现。在治疗上,要滋肾阴、养心阴,同样要多吃能滋阴的食物,如黑豆。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可以用米醋加温水泡手泡脚,对改善此症状很有疗效。
4.手麻
脑动脉硬化会减缓神经的传导速度,使脑的局部供血、供氧减少,并出现中枢功能障碍,可能引起手麻。手足麻木还有可能由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颈椎病同样可以引起手足麻木。
可做捏颈仰头运动:
5.手脚冰凉
入冬后,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情况,女性更为多见。有时还伴随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可能是脾肺虚、气血弱、三焦经络不通畅的表现。
中医认为,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运化失常,导致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抗寒能力差。
要改善这种症状,平时应多吃些性质温热、具有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猪肚、红枣、桂圆、糯米等。推荐一款生姜大枣汤,具有滋脾生津、益气和中的功效,对改善手脚冰凉很有效。
此外,要加强锻炼,避免久坐或久站;睡前用热水泡脚等。
6.手抖
手抖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会出现手抖,一旦这些因素消除,手抖也会随之消失。而有些人会经常性手抖,吃饭、写字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手抖可能和甲状腺疾病、帕金森综合征、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病变等有关,不可大意,应及时求医、对症治疗。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
7.汗疱症
汗疱症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冬天可自愈。多见于青少年。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所致,现多认为一种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镍、铬等金属的系统性过敏及精神因素可能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可自愈,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好发于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发生。
典型皮损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水疱内含澄清浆液,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感疼痛。周围皮肤正常。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
根据季节性反复发作、对称发生于手掌、损害多为小水疱、干后脱皮等特点诊断较易。斑贴实验常不能帮助诊断。
口服药:短时间口服泼尼松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
外用药:早期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酚炉甘石洗剂外搽;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者,可外用2%~5%水杨酸软膏、尿囊素软膏等。
中医疗法:内服药法宜健脾利湿,方用健脾除湿汤或除湿丸。外用苍肤水或干葛水等外洗。
8.手汗症
手汗症的发病率大约在0.3%左右,即大约一千人中,就有三人患有相当明显的手掌多汗,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大约13%的手汗症病人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此种情况 (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手汗症病人自幼儿期就有手掌多汗的表现,到了青春期更严重,症状一般持续终生。但也有报道部分病人40岁以后症状会减轻。绝大多数的手汗症病人同时合并有足底多汗,也有相当多病人合并腋下多汗,但合并腋臭者很少。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掌多汗之外,其它都健康正常。临床上遇到的到医院主动求诊求治的手汗症病人多数是17-35岁的青年人。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手掌多汗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交生活影响最大
手汗症是一种先天性疾患。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人体的汗腺是受交感神经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后腺体分泌,就会产生汗液。交感神经是人体内脏神经(又称植物神经)中的一部分。这种神经的兴奋不受人意识的直接支配。人在紧张、兴奋、烦躁等情绪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就会自动增加。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相互拮抗,又相互配合,巧妙的调节者人体的各个内脏活动和精神与生理状态。但在手汗症病人中,支配手掌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于是造成手掌大量出汗,同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后还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所以这类病人手掌往往手掌皮温低,呈一种“湿冷”状态。目前对于这种功能亢进的原因尚不清楚。
手汗症多是由于本身的汗腺或顶泌腺过于发达,和调节汗水分泌的交感神经过于敏感所造成。建议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1、乌洛托品、西替利嗪,谷微素,使用5%福尔马林溶液泡手。如无效果应上医院检查,确定原因。也可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此法手术时间、复原时间较长,术后有5~7厘米的伤口,疼痛较严重。还有一种是经皮下交感神经烧灼术治疗手汗症,用电极烧灼来破坏胸交感神经节,虽然术后无明显疤痕,但由于复发率甚高,并不广被接受成为主流手术。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胸腔镜微创治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