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吃红肉为何易患结肠癌

(2013-01-13 07:52:21)
标签:

红肉

结肠癌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常吃红肉为何易患结肠癌常吃红肉为何易患结肠癌

 

人们普遍以为吃肥肉多了不好,但是大家也许不太清楚,红肉吃太多了,易患结肠癌。

  随着每年因结肠癌而病逝的人的与日俱增,结肠癌导致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结肠癌是在我国的发作率与死亡率低于肺癌、胃癌,食管癌等通常恶性肿瘤。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通常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吃红肉引起结肠癌的原因

1.红肉的有害物质。因为人体在消化这些含高胆固醇的红肉食物时,产生的胆酸代谢产物和胆固醇代谢产物增多以及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人们一直不改变饮食习惯,人体经过5-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

科学家认为,结肠的细菌发酵纤维在人体中产生称作丁酸盐的副产品。当正常细胞死亡受阻碍时,在结肠内壁衬垫的细胞会变成癌细胞。研究显示丁酸盐是细胞死亡的有效诱导物。没有大量吃纤维的人会倾向大量进食蛋白质——为结肠的细菌提供食物。 
   
实验室测试显示,红肉与结肠细菌相结合就产生称作N-亚硝基 (N-Nitroso)化合物,其中一些会致癌。一种称作NNK的化合物可在香烟里发现。

2.大肠细胞中的DNA结构改变。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营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研究认为,多吃红肉会使人大肠细胞上一种混合物含量增多,这种混合物附着于DNA上,它一旦达到一定的数目,就可能改变DNA的结构,从而增强了人体患上结肠癌的可能性。大肠细胞中的DNA结构虽然能被混合物质改变,但人体自身有修复DNA结构的能力,食物中的纤维成分对人体这种修复能力也很有帮助,所以多吃富含纤维成分的食物有利于避免结肠癌。

3.高铁致APC基因缺陷者发生癌症。近来《细胞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铁含量高可能会打开引起结肠癌风险关键性抗癌基因(APC)发生错误的关键通路。研究发现,在APC基因发生错误的人群中,铁在结肠癌的发生上起到关键性作用。铁可能是通过增加结肠中APC基因错误的细胞数量来提高结肠癌的风险。结肠中APC基因错误的细胞越多,启动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如对存在基因缺陷者,进食含有高量铁的红肉后就容易发生结肠癌。

红肉的种类有哪些?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认为,猪肉、牛肉、羊肉和动物内脏等所有的红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推荐的每周食用红肉量为 500左右,每天食用50,就使结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21%

英国饮食专家特别提醒人们,每天吃肉量以200为宜,尽量不要超过500,可尽量多吃白肉(指鸡、鸭、鱼肉等),因为白肉有抗癌作用,每周吃24次鱼肉可使人患结肠癌的风险下降50%

对于偏好红肉的市民,应该逐步逐量地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多吃各种新鲜蔬菜,特别是豆角类的蔬菜,加大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诸如香蕉的摄入比例,这些都有利于抑制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停留和形成,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又能加速肠的运动,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损害。饮食习惯的改变将能极大地降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

定期肠镜筛查。早期的筛查也将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癌变,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创造机会。其中肠镜是大肠癌筛查最为有效的一把利器。对于普通人群建议,50岁之后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1次普查。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或是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最新一期的英国《结肠直肠病》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此类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很可能是结肠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英国达勒姆大学教授S·达梅里博士及其同事对至少62.8万名4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参试者接受了缺铁性贫血筛查,结果发现1/3缺铁性贫血患者后来都患上了结肠癌。

专家提醒:不少初期结肠癌病人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进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能够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通常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阻塞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