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饮食痛风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误区一:多吃粗粮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而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常食用膳食纤维可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过多食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建议: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
误区二:多吃豆制品
国外研究发现,吃豆制品对痛风患者有保护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与粗粮一样,豆制品为中等嘌呤含量食物,食用过多同样会升高尿酸。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豆类及豆制品的顺序是: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量也应按顺序逐渐减少至不吃。
误区三: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叶碱,其代谢产物不会在关节处沉积,也不会形成痛风石。茶叶是弱碱性的食品,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和饮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
误区四:缓解期也严格限制嘌呤
过于严格控制嘌呤,容易引起“二次痛风”。“二次痛风”是指过于严格控制嘌呤时,造成体内尿酸急剧下降,使得A关节壁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涌入关节B中,引发又一次痛风发作。这可能也是有的痛风患者再次痛风发作时,其尿酸水平并不高的原因。
建议:在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误区五:专吃素食
荤菜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荤菜摄入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
建议:人们每天摄入蛋白质要符合三个原则:①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②不过多原则,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1%~15%;③不过少原则,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供给。
误区六:禁食海产品
海产品是否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如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毫克/ 100克和4.2毫克/100克,比青菜还要低。所以,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还有,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好处。
建议:海产品不应一律禁食,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
误区七:用鸡精代替味精
味精的成分为谷氨酸钠,纯度很高,达99.9%以上。而鸡精的成分比较复杂,除谷氨酸钠外,还含有核苷酸(分子结构中有嘌呤)等,故而嘌呤含量很高。
建议:少食用鸡精调味品。
误区八:能饮白酒禁啤酒
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痛风患者都知道不能饮啤酒,但是,多数痛风患者认为饮白酒不成问题。其实不然,白酒照样可诱发痛风,起发病机制如下:
(1)饮酒常伴食含丰富嘌呤的食物;
(2)乙醇代谢可以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以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3)过度饮酒造成血酮症,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4)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增多;
(5)有人认为饮用像威士忌类含铅的酒,使痛风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
建议:痛风患者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