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输液中的晕针(2)
(2012-11-07 07:29:41)
标签:
输液晕针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输液中的异常与应对(3)
如何应对输液中的晕针
案例简介
姓名:王某某、女、52岁。
诊断:支气管炎
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左氧氟沙星0.4g,静脉点滴。
反应时间:2012.9.27.12:15
表现:头昏、心慌不适。
体检:血压100/80mmHg,面色苍白、精神差,心跳呼吸正常。
应对:立即减慢滴速,嘱进食和饮水,观察病人无反应后再正常滴速。
结果:完成输液治疗,无其他不适离院。
专家分析
患者中午没有进食就接受静脉输液,出现头昏、心慌不适,查体血压呼吸正常,面色苍白。当减慢输液滴速,进食和饮水后好转,考虑为晕针引起,而不属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在输液中晕针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空腹、紧张、身体虚弱、对疼痛敏感的病人容易发生。晕针不仅仅是见于输液,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抽血和献血者也可发生此反应。
表现:多数患者晕针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一过性缺血引起。一般表现为头晕、眼花,心率增加,然后发生瞬间的意识消失,面色苍白,血压轻度下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一般多于100次/分钟,出冷汗,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处理:减慢输液滴速、多做些解释与疏导工作,轻症,空腹者进食或饮水,休息片刻可缓解。症状明显者,应平卧、保持安静、按压人中,必要时可予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多在10-20分钟缓解。
预防:护士在输液前应向病人交待所输药液及主要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紧张,使患者精神上获得放松,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叮嘱病人不能空腹打针,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专家
专家警告:对于输液中的晕针,要认真对待,千万别把药物引起的早期休克当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