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物过敏性休克抢救关键在及时

(2012-08-04 07:20:53)
标签:

药物过敏

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健康

分类: 医生日志

药物过敏性休克抢救关键在及时

叶金朝/文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常危及病人生命,往往是没有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所致。近日,作者遇到青霉素引起过敏休克2例,经及时抢救成功,现介绍如下:

病例摘要

1.71岁的孙太婆,发热咳嗽2天于2012722日下午2时就诊,体温38.8℃、脉搏90/分呼吸20/分、血压110/80mmHg。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异常。血象:白细胞12.21×109/L N 0.90L 0.10。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和对症治疗。

14:20,青霉素皮试阴性。静脉注射赖斯匹林后无异常,静脉注射美洛西林舒巴坦注射液5分钟后,护士巡视病人发现,病人神志清楚,主诉嘴唇发麻,皮肤瘙痒。体检见双上肢散在皮疹,上肢皮肤潮湿、冷汗。脉搏不能触及,血压60/40 mmHg。心跳加快,双肺无异常。诊断药物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补充液体、对症和支持治疗,很快血压恢复正常,稳定在100/70 mmHg-120/80 mmHg3小时痊愈离院。

2.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性休克,经过抢救成功,见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644c90102dy96.html

讨论

药物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如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危及病人生命,如长时间缺血缺氧可导致组织脏器功能异常,甚至 “植物人”。

本人遇到的以上青霉素休克病例均是在休克的早期医生第一时间发现,其中一例是在医生旁边等待处方时发生,另一例是医生巡查病人时发现的。共同特点是病人神志清楚、口唇发麻,病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个孙太婆还强打精神在输液椅上坐着,陪坐的老伴看见婆婆出汗还认为是用退热药物引起的。患者均出现克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偿性亢进等早期临床表现,还没有出现意识障碍。经过及时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跟踪媒体报道药物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原因多数是没有及时发现和及时抢救所致,通常发现休克到抢救的时间超过1小时,以致抢救效果不佳。因此,药物性休克救治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早发现和早治疗。

早期发现:药物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心跳停止。可伴呼吸系统表现,由于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及痉挛或肺水肿,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现气急、胸闷、憋气、喘鸣、紫绀,可因窒息而死亡。神经系统表现 由于脑缺氧、脑水肿,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严重者有意识障碍、昏迷、抽风、大小便失禁。消化系统表现 由于肠道平滑肌痉挛、水肿,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皮肤粘膜表现 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征兆,常在过敏性休克早期出现。

及时抢救 

1.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接脱离危险期。

3.保持有效的呼吸与循环功能  (1)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却氧症状(2)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3)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实行气管切开术(4)患者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4.根据医嘱给药  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在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翔胺,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等。

5.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患者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小贴士

      休克诊断标准:

  19822月全国急性三衰会议制定的休克诊断标准为:①有诱发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细数,<100/分或不能触知。④末梢循环灌注不足: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2秒),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等;尿量<30ml/h或尿闭。⑤收缩压<80mmHg.⑥脉压<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

  凡符合上述第①项,以及第②、③、④项中的两项和第⑤、⑥、⑦项中的一项者,可诊断为休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