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标签:
春季食物中毒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春暖花开,气温会逐步回升,此时一些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有可能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比如:四季豆、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来源不明的蘑菇、鲜黄花菜等。因此春季养生不忘防食物中毒。
1.有毒山野菜
山野菜
随着天气转暖,各种山野菜陆续生长,如果采食有毒植物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应对措施——野菜的种类比较多,人们自行在野外采摘时,应采摘平时熟知的野菜,不要尝试食用不知名的野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有些野菜中含有光敏物质,食用后再晒太阳会出现“植物性日光疹”,因此,平时对植物和花粉过敏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野菜。吃完野菜后也不要晒太阳,发现自己有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腌制的酸菜、咸菜
腌制的酸菜、咸菜
酸菜、咸菜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和春季气温的升高,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应对措施——专家认为,腌制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咸菜和酸菜,总体上是安全的。禁食腐烂变质的腌菜,尽量不吃隔夜的剩饭菜、不饮用蒸锅水。少吃咸鱼、咸蛋、咸菜等。
3.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
有很多家庭在去年冬天储备了一些土豆,有的储存不当发了芽或者皮肉变色。土豆发芽了千万不能吃,因为土豆发芽后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
应对措施——如果土豆发芽较多、皮肉变色应绝对避免食用。食用发芽的土豆时,应将芽及其四周的肉挖去,烧熟后再食用,烹调时适量使用醋也能起到减少龙葵碱、避免中毒的作用。
4.夹生四季豆
夹生四季豆
四季豆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易导致食物中毒。
应对措施——四季豆皂素主要在四季豆的外皮内,只要加热至100℃以上,使四季豆车彻底煮熟,就能破坏其毒性。因此,千万不能使用夹生四季豆。
5.新鲜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含有毒化学成分秋水仙碱,如果不进行高温加热,里面含有的秋水仙碱不能被分解,吃下后在体内会氧化成毒性很大的类秋水仙碱,这种物质能强烈地刺激消化道,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毫克至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1两至2两),就会发生急性中毒,出现咽干、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的秋水仙碱,可致人死亡。
应对措施——为预防鲜黄花菜中毒,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做菜吃,同时,鲜黄花菜也不宜食用过多。最好食用黄花菜干制品,因为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消除了有毒成分。
6.霉变的甘蔗
霉变的甘蔗
霉变甘蔗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易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应对措施——切勿食用质地较软,外皮无光泽,截面呈浅黄色、浅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现霉点的甘蔗。在外面购买甘蔗汁时应选择新鲜、现榨的,以免商贩将霉变甘蔗榨汁后出售。
7.冷冻海产品
冷冻海产品
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就会分解,并且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质。而且这些有毒害的物质,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
应对措施——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
8.河豚鱼
河豚鱼
春季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的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河豚鱼的毒素含量高且非常稳定,一般加热烧煮不能解毒,严重的在中毒后两三个小时内就会导致死亡。
应对措施——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河豚在烹饪的时候如果可以长时间的蒸煮也可以使毒性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