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送健康(5):春节期间急救常识

标签:
春节急救常识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辞旧迎新、喜庆吉祥的传统节日中,家庭要团聚,亲朋好友要走动,兴致高的朋友可能还会利用春节期间的长假游览名山大川、异国风光。但是,当我们忙忙碌碌、欢欢喜喜过春节时,一些我们想到的或想不到的意外也有可能发生。所以,掌握一定的健康急救知识很有必要。
1.炸伤
放鞭炮可增加节日气氛,但每年均有烟花、爆竹伤人的报道。轻者被炸伤眼睑皮肤和眼球表层组织,损伤部分视力,重者眼睑皮肤被烧焦,出现眼球挫伤破裂、眼内积血和异物存留,甚至大量眼内容物脱失而失明。
应对措施:如果有异物飞入眼内,切忌揉眼,要轻闭双眼或稍眨眼,让表浅的异物随泪水流出。如有异物进入眼球深部,绝不可压迫眼球,以免眼内组织脱出。额头和眉弓被爆竹炸伤时,要注意自我检查眼睛视力,初步判断有无视神经间接损伤。
如果是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对眼睛局部肿胀、疼痛、无皮肤开放的伤口,用冷毛巾湿敷。
2.切伤
春节走亲访友,迎来送往,下橱做饭和削水果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划破或割伤手指。
应对措施: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要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防止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一下,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3.烧伤
应对措施:若烧伤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纱布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纱布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烧伤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4.食物中毒
春节期间大家在一起聚餐的时候较多,万一发生食物中毒,首先要催吐,催吐进行得越早,毒物就清理得越完全。需要强调的是,催吐必须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不能配合,千万不要催吐,因为呕吐物有可能被吸入气道,造成窒息。
应对措施:病情轻者可以让腹泻患者喝一些温的淡盐水,以补充血容量。此时,病人应吃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来缓解胃肠负担。如果呕吐持续或是腹泻严重,则需马上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静脉输液。对于误服了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的中毒者,可以喂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清等。这是因为蛋白质可以跟酸、碱结合,生成凝固性物质,以此减弱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5.酒精中毒
俗话说“久逢知己千杯少”,春节期间发生酒精中毒的事故还真不少。
应对措施:在亲朋好友相聚时,也应相互提醒慢慢饮酒,更不要空腹饮酒。对醉者注意保暖,将头转向一侧;注意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给醉酒者多喝些浓茶水,咖啡。绿豆汤或是淡盐水等饮料,以冲淡血中酒精浓度,加速排泄。对重度醉酒者应请医生或转送医院救治。
6.鱼刺卡喉
应对措施:当喉部被鱼刺等物体卡住时,首先应缓解情绪,因为情绪一旦紧张,就容易造成咽喉部肌肉收缩,异物会卡得更紧。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放松的状态,然后喝适量的水。如果鱼刺冲不下去,就要尽快去医院处理,不要自行喝醋或咽饭。
7. 猫狗咬伤
现在不少家庭中喜欢养猫、狗等宠物,过年时人多,宠物易受惊伤人。因此,去养有宠物的亲朋好友家做客时,可能会被猫、狗抓、咬伤。
应对措施:被宠物抓、咬伤后,要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反复多次地冲洗伤口,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不管是被猫还是狗抓、咬伤,都一定要尽快进行狂犬疫苗注射,不能超过24小时。
8. 心脑血管疾病
春节期间,许多潜在的因素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气候寒冷使得人体的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容易出现收缩和痉挛,易引起体内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春节期间也更容易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血管内脂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春节长假期间,亲朋好友团聚时往往会用打牌、玩麻将等带刺激性的娱乐打发时间,而这些活动容易使老人情绪过于激动,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就有可能诱发中风、心脏病的突然发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过节时的过度兴奋、严重休息不足,加上应酬多,大量烟、酒摄入,都会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易诱发冠心病发作、脑溢血。
应对措施:1.一旦出现晕厥,要让病人平躺在通风的地方,抬高下肢,饮用糖开水或者用力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位置)。如果不能恢复,要立即送往医院。2.高血压病人发病后,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立刻服用降压药。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3.心脏病病人发病时,解开颈、胸、腰部比较紧的衣服。保持患者温暖,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盖好。注意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及喝水。
9.上消化道出血
由溃疡病、慢性肝病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也是节日前后最主要的消化道疾病,几乎所有的新发病例都有连续多日出席各种聚餐活动的经历。
在这些患者中,多数人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已患上了溃疡病或肝病,而春节期间天气又比较寒冷,人体血管收缩,消化道黏膜供血减少,所以溃疡病、肝病就显现了出来,如果此时饮食上再不加节制,吃得过饱,鱼虾等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或是饮酒过量,就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
此外,如果病人此时恰恰又得了感冒,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破坏了胃黏膜,病情就将更加严重。对于那些慢性肝病患者来说,过度应酬可导致身心疲惫、饮食不当,由此引发肝衰、肝坏死,以及死亡率极高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情况的几率很高。
应对措施:如果呕吐出咖啡色的食物或是排出黑色大便,就可能是胃出血的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十分危险,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现代人的饮食平时本已厚重,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而春节又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过分油腻的食物集中摆上了餐桌,再加上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可引起胰腺水肿,从而发生急性胰腺炎。发病十分凶险的急性胰腺炎,可谓最典型的“节日病”。
应对措施:餐后一至两小时内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同时有发热、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可能是患急性胰腺炎。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时可造成死亡,所以出现上述症状后需及时到医院求治。
11.急性胆囊炎
由于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或是大量饮酒,或是饮食太过油腻,还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从而诱发急性胆囊炎,或是胆石症急性发作。
应对措施: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同时还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如果病情、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求治。
12.消化性溃疡穿孔
如果有消化道溃疡的老病史,再在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就很容易诱发溃疡穿孔。
应对措施:突然发生上腹剧痛,腹肌紧张,出现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并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