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花心男人催产素健康 |
分类: 两性知识 |
现代流行谚语曰: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身体差。话说得很幽默,但是后半句话有点不太对,因身体差的男人一样可以花心,只是心有余力而不足。实际来说,应该是一个男人十个花才对,就算身体差到走不动,但心理总会有激情,幻想。那么,男人花心究竟为何因?
毛病在大脑:催产素减少
一个成年人的大脑,重量仅为1.4千克,相当于一个小哈密瓜,可是,它却能够谱写交响曲、设计飞机引擎、预测正在轨道上运行的行星的路径。这一“结构最复杂”的人类器官到底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只有5%的哺乳动物会和伴侣建立专一的终身伴侣关系,而草原田鼠就是其中一种。是什么让那些田鼠和它们的伴侣之间保持着永远不变的美好的感觉呢?就是大脑分泌的一种叫做催产素的东西。实验表明,催产素受体较多的田鼠,会保持较高的忠诚度;而催产素受体较少的田鼠则会寻找新的伴侣。
那么人类呢?研究结果是,人类和草原田鼠一样,在分娩、喂奶和交配等体现重要感情纽带的时刻,都会释放催产素。根据临床研究,利用鼻腔喷雾剂吸入催产素会使人产生信赖感。同时,这一研究表明,天生催产素含量较低的男人结婚的可能性较低。
“那些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男,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大脑催产素含量较低。”不过,研究者也表示,催产素并不是产生爱的“终极秘诀”,“因为催产素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脑系统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也不是大脑内产生爱恋和爱护情感时所涉及的唯一化学信息。”
研究发现,人群中有一种特殊的人,即对多巴胺、后叶催产素等爱情激素“上瘾”的人。这样的人,一旦体内的后叶催产素等激素水平消退,就会通过另寻新欢再次获得刺激源,从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带来的极度愉悦兴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心、喜新厌旧的人。
基因凑热闹:催产素“抛锚”
科学家研究还发现,具有某种基因变体的人,可能会在婚姻中遇到更多的麻烦。
研究发现,在人体AVPR1A基因上的一个被称为RS3 334片段的数量,与男人究竟是“痴情种”还是“负心汉”有关。一个男人可能有两个、一个,或者没有RS3 334片段,而数量越多的男人,与伴侣的关系越不牢靠。据悉,AVPR1A基因就是荷尔蒙“后叶加压素”的感受体的编码基因。这种荷尔蒙与被称为“拥抱化学物”的荷尔蒙——后叶催产素有关。如果男人身体缺少 RS3 334片段,催产素将失去作用,或许成为“负心汉”。
是心理毛病:情况就更糟
1.渴望被众人关注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经常发现不懂得亲子教育的“虎父”,培养出“犬子”来。因为父亲太优秀了,他自然会对儿子有更高的厚望;也正因为自己太优秀了,他一般不会轻易地表扬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在儿时,很不幸地失去了父亲——这个在自我价值感建立过程中,最重要人物的客观评价,这会使得孩子无论在外人眼里多么光鲜,但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却很低。
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如果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成就感,就很可能通过其他旁门左道的方式,如倪震的追女方式,闹出点事来,以吸引人们对他的注意力。
2.渴望征服与保护
男人的天性,由于雄性荷尔蒙的作用,是渴望征服别人,保护弱者。如果他是弱者,反被女人“保护”,那他的潜意识里,一定潜藏着时刻要挣脱出拯救者手心的强大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不断地成熟,作为一个男人,倪震开始渴望自己是强者,而反感别人的保护。征服新的女生,被小女生崇拜,给了他自己是强者的极大的心理满足。
3.有些“花心”其实是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总结了“花心”人的心理有以下几种原因:他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悉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关爱。却被以“爱的名义的伪爱”,如控制,占有,嫉妒。
(1)花心的人内心是空的,像个有磁力的无底黑洞,不断地需要外在的事或物来填充,但总也填不满。和一个人的地位、金钱、名誉是否高低无关,只是这些外在条件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不断地换人。
(2)花心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没有安全感,对未来充满担忧。
(3)花心的人缺乏自信心和自尊感,缺乏内心力量。
(4)花心的人不想承担对他人的责任,采取逃避的行为方式,不断地变换是另一种逃避。
(5)花心的人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赞扬、尊重、认同和肯定。
(6)花心的人什么都想要得到,不肯放下,不停地追逐所谓的“更好的”。
(7)花心的人在心理上没有“断乳”,没有剪断和父母的“精神脐带”,还没有完成心理年龄的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心理成熟的人。
(8)花心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因在原生态家庭中童年曾经的心灵创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这是常被父母和家人所忽视的心理误区。这些心灵创伤一直伴随着花心的人,靠这样的行为防御方式,让自己获得虚假的自信和尊严,带着一个越来越厚越来越硬的金属面具在人生的长河中无奈、迷茫地行走。
强道德修养:自控制“花心”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男人“花心”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根源,也就是说,人人从本质来讲都有这种情况的,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会慢慢被符合社会规范与道德等因素所同化,就这是说,品格与道德是可以控制男人“滥情”的。
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测试中,当被问到“你期望一生中有几个爱人 ”时,男人的回答平均是十八九个,而女人的回答则是四五个。也就是说,“花心”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生理现象,但为什么很多人有贼心没贼胆,以至社会上“越轨”并不是普遍现象呢 就在于道德修养的力量。
人若陷入“爱恋”中,爱情激素迸发,令人头脑简单、激情澎湃;但是,如果是一个已婚的人,或者像倪震那样已经定情的人,大脑“趋利避害”的正反馈机制立刻会启动,促使责任感、道德力量的产生,以平抑爱情激素,让人回归理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