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引起阳痿:要性还是要命?

标签: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阳痿健康 |
分类: 两性知识 |
阿司匹林在临床中使用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代发现有很多新用途,尤其是发现阿司匹林有抗凝血作用,已广泛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有研究者认为阿司匹林有益于勃起功能,但最近(2011年4月份)《泌尿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规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ED,俗称阳痿)。那么,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解决性与命两者之间的关系?
美国南加州凯撒医疗集团的Steven Jacobsen博士等研究者分析了80,966名男性的资料,年龄45~69岁,其中47.4%经常服用NSAID,29.3%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ED。这两项比例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经常服用NSAID的比例由45~49岁者的34.5%升至60~69岁者的54.7%,ED患病率由13%升至42%。结果显示,经常服用NSAID的中年男性中35.2%患有ED,而不常服用者仅为24%(OR=2.40,P<0.001)。即使校正年龄、种族、吸烟、体重指数和合并疾病等因素后,经常服用NSAID者的ED风险仍显著增加(校正OR=1.38)。进一步加强校正后,经常服用NSAID与ED总体风险、中度ED风险和重度ED风险之间仍呈正相关(校正OR值分别为1.22、1.09和1.38,均P<0.001)。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100多年来已有百余种上千个品牌上市,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合理用药性命双保
据报道,美国曾在普通人群中调查,ED发病率在成年男性中占8%,我国约占10%。 中华泌尿外科协会主任委员之一的朱纪昌教授曾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2200多个20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ED的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20—70岁的成年男性ED患病率为26.1%,而40岁以上的男性则是46.2%。受众多因素的影响,ED真正发病率仍不是很清楚,显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一定会高于以上数据。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是要命还是要性,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听取医生的意见。
非甾体抗炎药属于止痛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多,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相对少的。在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要监测其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对性功能有影响就应接受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如氯吡格雷、氢氯吡格雷、华法令和利伐沙班等,使用中药如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或滴丸等活血化淤药物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确保性与命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