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临床用药 |
别吓来!用了头孢的,10天内不能饮酒呀!
导读:头孢哌酮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使用前应做皮试,使用过程中可以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头孢哌酮是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自1981年开始在国内应用以来,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下面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述。
1.肾脏损害
头孢菌素类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损害肾脏,儿童和老年人更为敏感,原有肾脏疾病患者与肾毒性药物合用时则损害更显著,甚至促使肾衰发生。头孢菌素类氢噻嗪环上含有的吡啶甲基与其肾毒性有关。头孢哌酮主要由肾脏和胆汁排泄,是其造成肾损害的又一原因。
2.过敏反应
头孢哌酮引起的过敏反应占有很大的比例,与用药前不作皮肤过敏试验或用其他药物皮试有关,头孢哌酮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病率较高,有人统计头孢哌酮所致不良反应147例,其中过敏性休克17例,占11.56%。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神志不清等。
3.血液系统损害
头孢哌酮对外周血中血小板或骨髓早期巨核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头孢哌酮经毛细胆管及肾脏双重途径排泄,肾衰时,胆汁排泄增加,对肠道主要合成维生素K的菌丛抑制明显,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成,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临床表现以出血和出血倾向为主。
4.神经系统损害
头孢哌酮对神经毒性极小,仅在脑膜有炎症时才进入脑脊液,但肾衰患者,即使经充分透析,体内仍有大量大、中分子尿毒症毒液潴留,使血脑屏障作用下降;另外,由于肾衰,药物从尿中排泄极少,且头孢哌酮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易被透析消除,致使血药浓度增加,脑脊液中浓度也增加,故肾衰患者更易发生神经毒性。
5.戒酒硫样反应
个别病人在使用头孢哌酮后可出现胸闷、气急、神情恍惚、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醉酒样反应,这是由于头孢哌酮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与乙醇合用时导致乙醛蓄积呈“醉酒状”,称为戒酒硫样反应。有人报道头孢哌酮所致戒酒硫样反应13例,10例在用药期间有饮酒行为。
6.心血管损害
头孢哌酮可引起心房颤动、室性早搏、严重低血压,如一患者因患支气管肺炎,使用头孢哌酮静脉滴注,输液中出现心悸、头晕、喘息加重而停止输液,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