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常见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0-05-11 07:25:41)
标签:

转载

分类: 临床用药

[转载]常见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

 

导读:抗血小板药物,又称血小板抑制药,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使用方便,在临床上最常用,尤其是药店随即可购,在使用时应注意不良反应。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延长已活化的血小板生存期,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但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少见。

1 阿司匹林

    阻断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临床研究证实作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该药目前已经成为这类患者的标准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1过敏反应 皮疹,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性皮疹,应立即停药。

1.2 上腹不适、恶心、纳差 为药物对胃的刺激所致,可以采用肠溶制剂、微粒化制剂或泡腾片以减少药物对胃粘膜局部的刺激;也可以与食物同时服用以减轻症状。阿司匹林 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阻止TXA2形成,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基础药物。

1.3 消化道出血 多半发生在有慢性胃部病史的患者,也可见于无胃病史者。在目前推荐的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剂量下,很少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须立即停药,必要时进行纤维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变的性质。目前没有证据支持需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进行预防。但对发生出血的患者,推荐使用局部的止血措施如口服凝血酶、胃粘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避免全身性使用促凝药物,以免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4 皮肤出血点 为药物抗血小板作用所致。减少剂量或停药后消失,在目前推荐的给药剂量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1.5 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外科手术前,为保险起见,必须停用阿司匹林一周以上,否则容易出现手术创面的广泛渗血;对必须尽早进行的手术,停药后可以监测血小板功能,在血小板聚集率恢复到大于50%时,即可以进行手术;对急诊手术,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并可以输注新鲜血小板,新输入的血小板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

2 噻氯匹定(抵克利得,Ticlid)

    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阿司匹林作用的环节不同,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2.1 肝酶升高 药物经肝脏代谢,用药后可以使转氨酶升高,轻度升高(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不影响用药,明显升高者需停药并予以保肝药物。

2.2 粒细胞缺乏和/或血小板降低 为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的粒细胞缺乏和/或血小板降低只需要停药观察;严重病例粒细胞绝对值可以降低至500/mm3以下,而需要接受对症的药物治疗(如IVIG)。

2.3 皮疹 过敏反应,一旦发生需要停药。

2.4 出血倾向 也可以出现皮肤、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可以降低给药剂量以减轻症状,必要时停药。

3 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为波立维Plavix)

    作用机理同抵克利得,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肝酶以及对粒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明显低于抵克利得,在西方国家,临床上已经基本取代了抵克利得。

3.1 出血 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出血的总发生率为9.3%。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6%。接受氟吡格雷治疗的病人,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0%,需住院治疗的为0.7%,而阿司匹林分别为2.7%和1.1%。

3.2 血液病 有6个病人出现严重中性白细胞减少症,4个属于氯吡格雷组( 0.04%),2个属于阿司匹林组(0.02%)。9599个氯吡格雷组病人中有2人出现中性白细胞数为零,而阿司匹林组的9586个病人中无人出现。氯吡格雷组病人中出现一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吡格雷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0.2%,阿司匹林组为0.1%。

3.3 胃肠道 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氯吡格雷组为27.1%,而阿司匹林组为29.8%。而且,由于胃肠道的副作用而退出治疗的氯吡格雷组为3.2%,阿司匹林组为4.0%。两个治疗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和恶心。其他还有便秘、牙病症、眩晕和胃炎等。腹泻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4.5%,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3.4%)。严重腹泻的发生率两治疗组相似(0.2%vs.0.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0.7%,而阿司匹林组为1.2%。

3.4皮疹和其它皮肤病 皮肤及其附属组织疾病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15.8%(0.7%严重),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4.2%vs.3.5%)。氯吡格雷级瘙痒发率也高于阿司匹林组(3.3%vs.1.6%)

3.5 中枢和周围系统疾病  氯吡格雷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总发生率(例如: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22.3%vs.23.8%)。

3.6 肝脏和胆道疾病 两治疗组肝脏和胆道疾病总发生率相似(3.5%vs.3.4%)

    各种抗血小板药的副作用有所不同,但共同的副作用是出血。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初期止血作用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启动物,因此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十分重要。同时,还应注意在使用抗血小板药期间应该避免手术和创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输注血小板悬液才是有效的止血措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