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功能的五种自我心理调节法

标签:
免疫功能心理调节睡眠快乐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文/叶金朝
现今甲型H1N1流感闹得世界恐慌、不知道是谁在恐慌?为什么有的病人患了病情轻,有的重,除了病毒毒性不同外,应该与人体抗病的能力,即免疫力有关。为了加强自身免疫能力、抗击病魔,注意自身调节。
一、适当睡眠
人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睡眠。睡眠不仅是消除疲劳、增进生命活力的一种方式,而且还与人体免疫有关。免疫学家对感冒病人的研究证明,凡是患病后立即卧床休息或睡眠者,其发烧、头痛、疲乏、鼻塞等症状可在1天内缓解,若继续工作或活动,则会使病情迁延,一般工作1天病程要延长3天。
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每晚熟睡(睡眠中段最深沉的时间)少于2小时的人,罹患癌症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熟睡时间超过4小时的人要高出很多。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免疫学教授贝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一组自愿者进行自我催眠训练,结果表明,施行催眠术的受试人员,其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两种淋巴细胞正是人体免疫力的主力军。
二、避免焦虑
研究证明,抵抗疾病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心理、情绪因素的显著影响。长期处于孤独、失望、压抑、紧张、焦虑状态,就会影响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可降低集体的免疫力。因此,当人们遇到不开心或悲观的事情时,要尽快调整心理,以摆脱对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当那些整天愁眉苦脸,一有点小坎坷便灰心丧气、怨天忧人,觉得活着是一种痛苦的人免疫力肯定非常差,往往是疾病袭击的主要对象。这种人即便没有什么急性病的危险,但平常也会是慢性病缠身。
三、保持快乐
四、以 “毒”功“毒”
免疫系统自身也需经常锻炼。科学家们认为,轻度碰伤、烫伤、瘀血、乌青块等,都是锻炼免疫力的机会。以瘀血为例,当出现瘀血时淋巴系统就被调动起来去执行自己的使命,消除病灶。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大大增加。所以,当生活中不注意受到些微小的碰撞或烧、烫伤时,请不要抱怨,这也许是命运对你的“恩赐”呢。
在长期研究中,科学家们注意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智障、精神病人、流浪街头的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人却很少感冒,身体抵抗力远远好过养尊处优的人。研究表明,处于千变万化的恶劣环境中的人,机体经常产生应激反应,免疫系统格外发达,身体的抵抗力比常人高好几倍。
为了获得强健的体格,必须经常刺激应激反应以调动免疫系统。如人在饥饿时,机体开始吞食自己的某些细胞,其中老弱病残的细胞最先被吃掉,可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但饥饿不可过度,避免身体受损。另外,接触细菌或病毒,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抵抗力,就象接种疫苗一样,机体就会产生抗体,当遇到这种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就消灭来犯者,达到以 “毒”功“毒”的目的。
五、谈心倾诉